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8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优化结构 科技支撑 改善设施 产品追溯
沪郊水果生产 形成完整产业链


    从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林业局相关职能部门了解到,沪郊水果生产的总体格局是:稳定面积,调优结构;依靠科技,提升质量;改善设施,集约生产;拓展功能,提高效益。以科技、优化品种结构为动力,促进水果生产质量提高,实现产品可追溯,既让果农增产增收,同时确保市民能吃到最安全、新鲜的本土水果,带动市区居民到沪郊果园观光旅游。

    近几年来,沪郊水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近31万亩(不包含西甜瓜面积)左右,年产量48万余吨,沪郊水果产业对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既丰富了上海市民的果盘子,也为外地的果品市场输送了大量的新鲜水果,同时又对促进沪郊农业旅游、拉动居民消费是一个好的示范。由于对生产的重视,使得沪郊诞生出很多的著名水果品牌,如奉叶牌庄行蜜梨、金山皇母蟠桃、桃咏牌系列产品、崇明绿华蜜桔等。

    据悉,上海市还将持续在区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上下功夫,力争在七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基地设施化。逐步加大投入,围绕城市需求,完善水果生产设施的使用,以缓解淡旺季水果上市的矛盾。

    二是生产标准化。一切以消费为重点,加快不同种类水果生产标准的制修订,有些产品可以逐步向国际化标准接轨,以实现与洋水果相抗衡,确保技术标准入户入社,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

    三是经营组织化。继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高水果生产组织化程度,利用行业协会的组织平台实施产销衔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作,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社员和农户的服务带动作用。

    四是销售品牌化。从今年上市的本土品牌西瓜实施一瓜一个二维码进入市场的实践证明,优质优价得到了体现,充分说明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农产品品牌的重要性,因此积极鼓励有基础、有条件的水果生产合作社带领农民看市场、闯市场,争创符合市场需求的水果品牌是提高销售价格的必然之路。

    五是物流冷链化。为何同样品种的水果,洋水果就是高价的代名词,细化过程,人们不难发现,洋水果在创出品牌的同时,从产地到市场始终是冷链化,以此确保质量稳定。因此沪郊水果生产在做到标准化、规格化、品牌化的同时,冷链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六是功能多元化。充分利用水果生产的优势,进一步拓展功能,立足“种果致富农民、服务市民”的宗旨,强化农业旅游功能开发,促进产业延伸、产品销售、果农增收的综合型农业的发展之路,达到一业多功能,丰富市民生活。

    七是服务社会化。在科研攻关、技术推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桃、梨、葡萄、柑橘、蓝莓、樱桃等小水果区域性专业研究所的作用;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不断开发与集成新的产品,提高水果生产的科技含量,以推出新的卖点,让市民对沪郊水果常吃常新。

    目前沪郊基本上形成了崇明柑橘、南汇水蜜桃、金山蟠桃、奉贤和松江蜜梨、嘉定葡萄、青浦草莓和枇杷以及奉贤特色小水果的基地。专家分析说,随着沪郊水果从种植、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链的形成,经济林生态效果的显现,必将成为上海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袁亚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