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8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生鲜电商应回归商业本质
产品和服务才是王道

    “生鲜+电商”可以理解成“商业+互联网”,它不是一个纯互联网的生意,是零售的本质加上互联网的创新和效率。所以,生鲜电商的本质还是零售。再有魔性的互联网思维,最后还是要把商业零售的本质给做好。零售的本质就是商品、价格和服务。

    讲述:光明都市菜园的CEO

    杨学军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恰恰农产品行业难做。农产品是非标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环节很多;冷链服务跟不上,产生的损耗和浪费很多;要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很不容易。

    2012年,都市菜园开始打造生鲜农产品集采集配B2B服务平台。平台每天会收集所有客户的订单并统一发送给所有供应商。每个分类供应商按订单采购农产品并统一送到都市菜园的配送中心。每天从晚上7点开始,水果、豆制品、绿叶菜、冻肉、水产等都会按批次、按顺序入库。都市菜园对入库生鲜农产品做质检、分级,再按照订单、温区、配送线路做分拣。次日凌晨2点,冷链车把分拣好的订单送到每个客户的终端门店。这样,两端的效率都大幅提升,达到了资源集约化的效果。

    2014年,伴随着“互联网+”热潮的兴起,我们也积极拥抱互联网,探索电商零售的商业模式创新。作为沪上大型传统食品企业,集团横跨一、二、三产业,尤其在农业具有深厚的产业根基。我们凭借在生鲜农产品领域10年的深耕细作,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光明食品集团切入生鲜电商行业的首选。

    2015年2月,“光明都市菜园”正式上线。我们不仅在资金、品牌、产业等资源方面给予“光明都市菜园”全力支持,经营决策方面也大开绿灯,做好助推器,让企业融入市场化的竞争。

    但是,刚开始做生鲜电商时,我一度十分“迷信”互联网思维,认为互联网就是造势,要快。所以,新网站上线才3个月,我们就策划了上海也是生鲜电商行业中的第一个吃货节——“527光明吃货节”,一时间全上海满城都是”光明都市菜园“的广告。在5月27日当天,用户激增造成了网站系统短暂瘫痪,物流中心的货进不来,配送人员也送不出去……吃货节搞得轰轰烈烈,却把消费者给得罪了。事后用发致歉信、赠送现金券、抽奖等方式来补偿,这才挽回一些口碑和声誉。当时是为了数字而数字,为了冲量而冲量,为了追求近3万单的成交总额,一瞬间失去了理性。

    经过失败,我开始反思。其实,“生鲜+电商”可以理解成“商业+互联网”,它不是一个纯互联网的生意,是零售的本质加上互联网的创新和效率。所以,生鲜电商的本质还是零售。再有魔性的互联网思维,最后还是要把商业零售的本质给做好。零售的本质就是商品、价格和服务。商品要丰富,品质要好;价格要合理,性价比要高;各方面服务细节也要到位,网站浏览要舒服,下单支付要方便,送货要及时且态度好。这些都做到了,才能让用户放心满意。

    不过,想要回归商业本质就必须采用重模式。只有深耕供应链,才能在生鲜电商领域获得长足发展。于是,我们对系统重构,架构优化,配送中心也马上投入技术改造。我们自建了生鲜仓储、物流、配送体系,这样可以实现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把控。当然,我们也一直聚焦于生鲜冷链的建设和相关技术的研发,坚持从自建仓储配送中心入手,开垦荒地。我们拥有常温、冷藏、冷冻3温区,并引入了自动化设备,形成了集仓储加工、分拣包装、冷链配送于一体的同步管理体系,建成了满足生鲜全品类经营的专业生鲜B2C配送中心。在上海,我们采取“4轮+2轮”配送模式。一辆电动车上可同时放置常温箱、冷藏箱、冷冻箱,能保温18小时。当下正值夏季高温,对所有生鲜电商平台都是不小的考验,得益于冷链建设,至今未收到因物流配送引发的客户投诉。

    此外,自“光明都市菜园”上线之后,我们牵手安信农保,为用户购买的每一件商品买下保险,打出全国首家实现食品安全保险机制全覆盖的生鲜电商平台的口号,形成“很放心、很贴心”的品牌形象。

    到了今年第二届的527吃货节,声势不再那么浩大,但用户来的更多了,网站承受住了流量和运营的双重考验,订单也能很快地发货。现在,经过一年多时间,“光明都市菜园”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电商服务体系,用户规模也跨入百万级行列。

    很多业内人士都说做生鲜电商难。其实,每个行业都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定要及时总结经验,认清自身的优劣势,才能在市场变化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首先,做生鲜电商一定不能跟风,不能冒进。简单的全国复制模式在生鲜领域行不通。生鲜电商存在的真正价值在于:整个服务链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应该凭借专业的冷链物流与供应链体系,实现生鲜电商的服务价值。我们发源于上海,目前,我们的第一步是专注于成为华东区的领先企业。

    其次,生鲜是重度垂直模式。非标生鲜品类难做,源于系统研发、商品采购、物流配送等每个环节都涉及用户体验,必须要掌控在自己手里。O2O模式下整个服务链不是闭环,客单价偏低,难以覆盖物流等成本,商品和服务品质难以把控,靠烧钱补贴用低价吸引用户也难长久,真正赢得用户的一定是商品品质和服务足够好。因此,我们目前采取 “+便利店”模式,与光明集团旗下的良友、牛奶棚开展合作,为线下用户搭建消费场景,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盘活用户资源。

    另外,做好生鲜电商,要有一定的农业产业基础,要懂商业,也要懂互联网。生鲜电商一定是慢活,离不开传统行业的务实作风,我认为这也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现在,对于我们来说,要做的就是不断打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好用户体验和复购。在7、8月份,我们会主打光明自己的有机葡萄,这个其他电商渠道没有。光明的有机葡萄品质好,我们在包装、配送上下大功夫,送到用户手里基本不会掉粒,并且性价比很高。

    对于未来我一直信心十足。我认为到2020年,生鲜电商行业将会迎来真正的爆发。目前,对中国家庭来说,生鲜农产品的消费不可能一朝一夕就促成。80后的消费习惯紧跟电商的发展,到2020年,80后都普遍成家立业了,独立经营自己的小家庭,80后的妈妈们会决定家里吃什么,买什么食材。我想那时候行业一定会迎来真正的爆发。

    (高瑞霞编辑整理)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