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宇宙行”之称的中国工商银行这位“带头大哥”率先垂范之后,相信将会有有更多的银行积极跟进。移动支付市场的参与者将越来越多元,支付产品和服务将越来越丰富。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正式宣布推出二维码支付产品,通过“扫一扫”即可覆盖线上线下和O2O支付全场景。
这样的消息,多少让人感到有点意外。虽然二维码支付已经屡见不鲜,但忙碌其中的身影更多的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商业银行如此高调推出相关产品,这是首次。
工商银行顺应了移动互联时代居民消费零星化、碎片化、线上化的新趋势,推出的二维码支付,通过简单的“扫一扫”即可覆盖线上线下和O2O支付全场景,大大提高了支付效率和便利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董事长易会满亲自出席此次发布会,这也是易会满接任董事长以来,首次出现在业务发布会上,由此可见“宇宙行”对二维码支付的重视程度。易会满在会上表示,互联网金融发展空间巨大,移动支付是未来支付市场发展的潮流,工银二维码支付是e-ICBC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丰富和延伸。
当然,商业银行推广二维码支付的应用,与当前市场上基于支付机构虚拟账户开展的二维码支付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从支付模式看,银行的二维码支付遵循现有银行卡支付的“四方模式”,其与实体银行卡支付的差异仅在于支付信息交互方式的变化,其后台账户仍基于实体银行账户。正因为仍旧基于银行账户,不存在因资金沉淀在虚拟账户带来的金融风险,消费者资金安全更有保障。此外,银行可以获取与传统银行卡支付一致的支付信息,有利于风险识别管控和客户关系管理。
第二,从支付技术看,此前应用于“云闪付”等各类支付产品的支付标记化(Token)技术,将会继续用于银行的二维码支付产品,支付安全更有保障。采用Token技术的好处在于,可对账户敏感信息进行保护,确保账户信息在存储、处理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发生账户信息泄露的风险。
应该说,移动支付领域正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整体支付市场尤其是对成本较为敏感的小微商户对二维码支付需求较多,不少金融消费者也乐于接受这种支付方式。据说,中国银联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把二维码这一种交互方式充实到“云闪付”产品系列中,作为非接支付的补充,丰富“云闪付”产品体系。可以预见的是,银联与银行携起手来,坚持“四方模式”,遵循开放、合作、共赢的原则,搭好平台,做好服务,将为产业各方提供更多兼具成本、安全、便捷等多种优势的支付选择。
对商业银行本身而言,尽管暂时还撼动不了移动支付的基本格局,但发展二维码支付,不仅可以改善大众消费环境,还可以将二维码支付作为纽带,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度挖掘中小商户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提供信贷融资、存款理财、电子银行、代发工资等全面金融服务,以数据化、纯信用、全线上的融资产品降低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发展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宇宙行”这位带头大哥率先垂范之后,相信将会有有更多的银行积极跟进,移动支付市场的参与者将越来越多元,支付产品和服务将越来越丰富。
在这个炙热的夏天,由于重量级参与者的加入,移动支付市场将更加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