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8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山东高密市社:“三带三助”推进精准扶贫

□ 张世勇

宻春土豆合作社里充满丰收的喜悦

    截至目前,山东省高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先后对120多个贫困户实施了不同方式的帮扶,大部分已实现了脱贫。这是近几年山东省高密市供销合作社开展扶贫工作的成绩。与此同时,高密市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服务规模化+农民组织化”的优势,以“合作社+贫困户”为主要方式,通过利益联结、延伸链条、创业扶持、就业安置等途径,逐步探索出“三带三助”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三带”之农民合作社

    今年55岁的毛志香,是高密市夏庄镇小寄庄村村民,丈夫因车祸辞世,家境贫寒。为使其早日脱贫,2011年,惠德农产品公司联合村“两委”引导其承包了13号产菇房进行经营。近两年来,扣除工人工资、电费等费用,她年获纯利 10多万元,全家从而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近年来,高密市社依托农民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积极推行“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组织引导贫困农民采取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加入供销合作社领办创办的农民合作社,带领贫困农民开展规模化生产经营。

    高密市社社有企业惠德农产品公司联合驻地周边的小寄庄、张家村、祁家店和车道口4个村,先后发起成立了高密市惠荣菌菇专业合作社、惠和香菇专业合作社、惠和农业股份合作社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其中,4个村10个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成为合作社的社员。在经营中,企业主抓菌包生产、技术指导和市场开拓,村“两委”负责组织发动贫困户入园承包产菇房或打工,合作社具体组织菌菇种养并开展信用互助,所产菌菇由合作社统一收购交由公司销售。目前,公司的38个产菇房均由当地农户承包经营,其中原贫困户2 户,且每个菇房可吸纳贫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3年多来,累计为贫困户创收近百万元。目前,高密市社全系统已发展农民合作社171家、专业合作社联合社5家、镇级区域性联合社10家。

    “三带”之“村社共建”

    通过开展“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带动脱贫,也是高密市社开展扶贫工作的举措之一。积极探索推进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信用互助社、村“两委”的深度联合,把供销合作社的服务优势与村“两委”的组织优势、合作社的经营优势和资金互助组织的资本优势紧密结合,通过共建合作社、共建生产基地、共建干部队伍等措施,将贫困农民纳入到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共享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

    去年5月,高密市社依托基层社与村集体合作,在胶河生态发展区张家庄村共同发起成立了密春土豆合作社,全村的99户农民均以土地或现金入股成为了合作社社员,合作社实行种子统一采购、统一配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统一储存、统一销售,促进了农民增收。

    同时,供销合作社党员、农民合作社党员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行点对点定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高密市社机关党员与其结成了帮扶对子,对张家庄村14家贫困户实行“多对一”帮扶,不仅通过走访交流进行精神上的安抚与鼓励,还通过协调办理低保、安排工作、减免测土配肥费用、降低深耕深松费用等措施给予扶持,目前已有8户农民实现了脱贫。

    2015年,车道口村村民人均增加收入达到2700 元。这主要得益于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党员对贫困户实施的定向精准扶贫。去年6月,惠德公司党总支部联合4个村、惠荣合作社、夏庄供销社等11个党支部,成立了惠和社区(产业园)党委,并实行交叉任职,企业、合作社负责人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村“两委”成员分别在合作社任职。为建立健全精准扶贫长效机制,还成立了社村企共建办公室,在其具体推动下,公司利用车道口村整村搬迁复垦的48亩土地建设了香菇种植基地,引导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务工、承包等途径兴办起了东浦菇菌家庭农场,对贫困户入股土地按每年1000元/亩保底收益加农场分红方式分配。

    “三带”之产业融合

    高密市社依托产业实施精准扶贫,通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脱贫。高密市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开展土地托管、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粮食收储、冷链物流、“农超对接”等优势,积极加强与望乡、正大集团、先锋种业等农业龙头企业的产权联结,加快向产前的种子培育、产后市场开拓等环节拓展,努力打造完整产业链,使贫困户在产业链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位子,实现自主就业或创业。同时,以惠德农产品公司为依托,积极与现代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养老保健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农村城镇化建设等产业对接,着力打造集农业高新技术引进研发与示范推广、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孵化、优质高效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和出口等“六大基地”于一体的“惠和小镇”,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辐射带动当地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广大农民增产增收。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规划设计,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助”之脱贫“加速器”

    为了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推进扶贫工作深度,高密市社还通过新兴业务助力发展。

    土地托管服务助力扶贫。以基层社和孚高公司为依托,充分发挥已建成的15处为农服务中心的作用,将贫困户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大力推进以土地托管为切入点的服务规模化,帮助贫困人口节支增收。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到37.3万亩,亩均可节支增效400元—800元,经济作物增效达千元以上,且大部分收益归农民或贫困户所有。

    农村电子商务助力扶贫。发挥市社电商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依托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优先推动贫困户的农副产品上线销售,使贫困人口从中受益。目前,已在农村设立电商体验店39家,电子商务交易额累计1600万元。

    技能培训助力扶贫。结合供销合作社实施的农民社员素质提升工程,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依托孚高农业服务公司及部分农民合作社,对包括贫困户在内的3300多名农民开展了农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加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不断提高了他们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

    本栏目由河北石家庄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协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