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8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人博文


    茶营销的七七八八

    @徐方:

    卖茶是一场关系、颜值与智力的综合素质竞赛,每个竞争的背后都有血和泪。我们常见的跳楼大甩卖、割肉大清仓,不乏恶意促销低价竞争,也不排除情非得已被逼无奈。同质化的产品喜欢从1到N的复制,无法避开竞争的红海;创新型的产品推崇从0到1的唯一,才能驶入开阔的蓝海。只可惜同质化的中国教育,培育了千千万万个同质,竞争在有教无类的人才面前很受欢迎,山寨成了创新匮乏的遮羞布。知本与资本,是创新孕育与成长的温床;两者能否联姻,决定了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前途。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市有资本,然后有创新品。寻找到支持你创新的资本,比按部就班地竞争妥协与勤劳打拼更重要。

    @茶仙僧:

    做茶的朋友聊起来就是品牌计划,目标都是占领市场,造仓库买茶山扩张经销商。心下暗想:因为没有垄断市场的品牌,所以大家都有一口饭吃。市场上良莠不齐但也百花齐放,这要是哪个茶的市场被一个品牌占领,岂不是一辈子只能喝一个品牌的茶?正想着被大家问是否有建议,脱口而出说: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

    @老聂:

    茶馆和咖啡馆的区别:茶馆的色调比较保守,以冷色为主,咖啡基本上是暖色。茶馆要求视觉好,以利“泡一壶茶,胸怀天下”,咖啡基本原则街旁路边,有效视觉不超过10米,主张“做好自己事”。茶馆的桌子一般是长条形,置四张以上椅子,所以,茶馆话题以公众为主,大多言而无当,空操心。咖啡一般方形小桌,两张凳子。涉及话题以两人互动,以感情和商业见多,多较实际。茶馆公共话题多了,便引入麻将;咖啡感情浓了,便见抱团,常单身进来,搂着出去。

    文化在茶叶交易中 如何变身

    @拾语山房张博文:

    其实在我看来,文化人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更像是裁缝,他们会为商家或者商品量身定做一件件漂亮的外套。然而至于如何去搭配便要看商家,也就是穿衣服的人的品味与水准了。就个人而言,术业有专攻,精力也有限,对的时间,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绝对是取得最高效率的方法。如果合作,那就是团队,彼此尊重劳动成果,才是长久和谐取得共赢的基础。

    人性经不起考验,那就不要去考验,做事有做事的方法,用合理的模式和机制来构建合作的框架,那是对所有人的保护,也是对合作情谊的尊重。

    @吃茶了:

    文人喝茶,臆想的东西太多!文人对茶的物理属性缺少了解,既不潜心钻研农大的专业教科书,也不扎根茶山深入了解茶树的种植、管理和制作。文人学茶多是阅读文化范畴的书籍,然后自作主张地用茶的文化属性覆盖茶的物理属性,都是纸上谈兵,在实际生产和品鉴上,用处不大,自己却洋洋得意。还经常把自己的心得写成文字广泛传播,戕害初学者和缺少科学精神的喝茶人。更有奸商利用这些糊涂文人,无限渲染茶的文化属性,炒高价格,把水搅浑,浑水摸鱼。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