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托马斯·加威咖啡馆遗迹 Thomas Garraway Plaque
英国茶得以流入市井百姓中间,实在应该归功于托马斯·加威咖啡馆。1657年,英国商人托马斯·加威首次在咖啡馆出售茶,把茶介绍给英国普通消费者,制作了海报和广告单介绍茶叶的功效,不但可以在店里品尝,还能外售。
加威先生实在是机智,如果大家以为他的海报宣传内容仅仅是“店有新品”,那就错了。他在海报里,极尽夸耀茶之能事;这些溢美之词,通通都用来突出茶叶的各种健康功效,比如醒脑提神、促进食欲、增强消化能力、愉悦心情、延长寿命……当时咖啡馆竞争日益激烈,用茶让自己更突出,尽管只是用“健康的茶”当噱头,但也不失为聪明的营销手段。
遗憾的是,后来咖啡馆失火,从此再也没有开店。1874年,失火原址盖了新的建筑物;1930年,将咖啡馆的纪念牌安置在这座建筑物上,以提醒大家它对饮茶之风的助推功劳。
由于从西亚、北非进口咖啡,从运时和运费上看都相对划算,所以17世纪中期至后半叶,欧洲“咖啡热”如火如荼。但是咖啡的火爆致使竞争加剧,商家为了脱颖而出,自然会想招增添新饮品,这也给了流连于英国上流社会的茶一个走进民间的机会。
咖啡馆里卖茶?这样做真的不影响生意吗?笔者最初也有这样的疑惑,但是后来细想,咖啡和茶对英国人而言都是“洋货”,这里既没有文化冲突更不含恶性竞争,所以混搭在一起完全没问题。毕竟,旧时英国的咖啡馆,和中国过去的茶楼一样,是大众信息交流、打开社交的场所,而不是单靠卖咖啡赚钱的地方,多一份饮料选择就让生意好转一分。不过,如果咖啡出现在中国茶馆的茶台上,恐怕画面不会太“和谐”。
B华尔道夫希尔顿酒店茶舞会 Tea Dance at Waldorf Hilton
4月17日,考察团来到了华尔道夫·希尔顿酒店举办的茶舞会,走进舞厅亲自体验了一把英式文娱活动。华尔道夫·希尔顿是一家位于伦敦市中心的五星级酒店,该酒店的下午茶舞会传统可以追溯到 1908 年。迄今,是英国唯一一个还举办茶舞会的地方,而且每月只挑一日举办一次,通常是从下午2点到5点。今年4月的舞会时间刚好选在了17日。
传统的五人乐队现场伴奏,正宗的三层茶点,浓浓的英式红茶,舞池里欢快的舞步……眼前的场景不免让人联系起很多欧洲电影里的经典镜头。其实茶舞会和中国的茶话会有相似之处,通过座谈、节目、跳舞等不同方式,达到增进感情、放松心情的目的。“茶”舞会、“茶”话会,茶不是整场活动的主角,然而茶的身影却遍及在场的每一个人。想来,悄无声息却合情合理地将一切编织在一起,这应该就是茶最独有的社会功能。
C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 Victoria & Albert Museum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是英国规模仅次于大英博物馆的第二大国立博物馆。其前身是“制造业博物馆”,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为了1851年在伦敦举办世界上第一届万国博览会(世博会的前身)付出众多努力,而后博物馆更名为现在的名字来纪念英国历史上伟大的君主之一维多利亚女王以及她的丈夫。
讲解员特别为大家安排了几个与茶相关的展厅,那里藏有中国、日本、中东、欧洲等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涉茶器皿,此外,还有一些很有代表性的雕像、油画、家具、服饰等生活用品。这些藏品在发挥自我观赏价值的同时,更间接传递出其所属国家和时代的风貌。
D诺维奇城堡博物馆和艺术展馆 Norwich Castle Museum and Art Gallery
4月22日,考察团来到位于英格兰东部诺福克郡的诺维奇城堡博物馆与艺术展馆。该馆建造于诺曼征服英格兰时期,由法国过来的征服者威廉(1066—1087年)下令建造(有900多年的历史),他希望在这座重要的东南海岸城市中有一座能抵御来自欧洲大陆威胁的防御性城堡。如今,诺维奇城堡已被列为“诺维奇十二大遗产地”之一,收藏本地区的相关物品,尤其是考古发现。同时,城堡还肩负艺术画廊的职能,分为多个展厅,包括纺织品、珠宝首饰、玻璃制品、陶器、银器、陶瓷茶壶等。馆内的美术收藏包括17至20世纪的艺术作品,如英国水彩画、荷兰风景画和当代英国油画等。
大家在一个川宁公司投资建立的茶具展厅,详细了解到英国不同时期内流行的茶具。大约1650年左右,英国从中国引进了首批茶壶,材质是紫砂和瓷质。起初英国人惊讶于这样的材料,于是用盐釉陶瓷代替,外型上也模仿中国茶具。1662年,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将饮茶风带到皇宫。1760年左右,威基伍德创造的乳白瓷开始风靡,各阶层人民都能负担得起。1770—1820年,人们开始追捧线条简洁大方的茶具,威基伍德的黑色陶瓷器列出现在市面上。1780—1840年,威基伍德的珍珠瓷盛行,目的则是为了模仿瓷器的光泽。1812—1820年,斯波德陶瓷厂出产壶身统一花色各异的经典款造型。1832年,查尔斯·格雷当上英国首相,因为特别喜爱喝茶,请川宁为其打造一款茶,即我们现在熟知的格雷伯爵茶。1820—1840年,外形精致亮丽的浪漫主义茶壶占据市场。1839年,印度阿萨姆红茶走进英国,在此之前英国人喝的红茶都来自中国,但价格贵于阿萨姆红茶。1850—1990年,茶壶也开始讲究起美学设计。1884年,Aerated面包公司在伦敦大桥上开设茶室,其他公司也随之跟风……纵观茶壶历史,不难从中看出茶不停地渗透在英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在各阶层各领域,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