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8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云南大理金梭岛渔民旅游产业专业合作社:联合护湖吸引游客络绎 留住碧水长清


合作社所在地自然风光秀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

    金梭岛地处以旅游驰名中外的云南大理,独特的民族文化、自然风光、地理优势为当地农民带来开展农家乐的新契机。然而由于资金、理念等多因素的制约,盲目松散、无序竞争等现象使当地的农家乐长期难以成规模、成气候。把小、散、弱的单个农户组织起来,成为当地供销合作社组建、领办旅游合作社的初衷和目的。

    2012年,大理市金梭岛渔民旅游产业专业合作社在供销合作社的扶持和帮助下应运而生,旅游合作社不仅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质量、形成规模和品牌,还承担起特色农产品销售、民族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等职能,彻底解决了乡村旅游存在的老问题、老难题。

    特色产业项目  致富社员

    金梭岛渔民旅游产业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200万元,发起人23人,现有社员210户,员工102人,是一家集渔村旅游、白族民俗展演、土特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所在地,游客可以饱览秀美的自然风光,更能体验淳朴热情、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年均接待旅游团队和散客人数达27万人次,社员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1.8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3.2万元。“合作社成立3年来,我们这里的游客相比之前增长了30%,一些开始犹豫观望的村民也积极申请入社。” 金梭岛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

    针对金梭岛渔民种地无田、打工无技、捕鱼受限、生活返贫的实际,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依托渔业村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生态环境,合作社大力挖掘当地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打造了一批包括金梭岛旅游景区,增加渔业文化展示、白族三道茶和白族歌舞表演等特色优势项目。同时,合作社还建立了大理市金梭岛渔民旅游产业专业合作社网站,并对金梭岛的玉龙宫溶洞进行了保护性开发。结合市场需求,合作社开发了金梭岛景区亲子游活动项目,让游客在金梭岛的湖光山色中与家人一起体验白族扎染的艺术魅力。以品牌化经营为重点,成功注册了“金梭岛”“海八碗”等商标,通过品牌带动,实现了游、住、吃,休闲、娱乐、体验一体化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合作社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另外,为保障社员收入,合作社将社员捕捞的渔产品和其他土特产品统一加工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了加工和营销技术水平低造成的损失,解除了社员的后顾之忧,社员人均年收入稳步增长。合作社80%的员工来自社员,既可以从合作社领取工资,又可以在年底得到保底分红,达到了“社员致富、渔民受益”的目标。

    生态化发展  服务岛民

    洱海的碧水长清是合作社发展的生命。合作社始终把洱海环境资源保护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合作社积极参与金梭岛环境卫生整治,主动探索企业化运作方式,全面承担岛内“三清洁”工作,安排专门人员13人,年均投入11万元开展村庄道路保洁、环岛水面保洁和岛上居民生产生活垃圾清运等工作,是大理州第一家以企业运作形式承担“三清洁”活动的合作社。同时,合作社采取在社员代表大会上讲、向游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多形式开展洱海保护宣传,着力提高社员群众和游客对洱海保护的重要性认识,让保护洱海理念植根于每个社员的心中,落实到行动上。积极响应州市党委、政府关于取缔海上船只作业和渔鹰表演的号召,合作社在全市第一家把经营的水上渔业技能展示全部移出水面,以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湖”。

    合作社情系岛内渔民,关注民生福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慰问老年人等公益活动。资助金梭岛小学实施学生营养餐工程,是大理州第一家由合作社资助农村小学开展学生营养餐的单位。主动承担岛上道路维修改造,环岛围杆、路线牌、岛览图、垃圾箱等基础设施建设。为2名残障人员、12名基本丧失劳力人员、40名无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问题,深得岛上渔民的赞誉。

    据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合作社将抓实宣传营销推介,借助大理旅游提质增效这一东风,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坚持保护优先,立足民风、民俗、民情,加大创新力度,开发推介特色旅游产品,实施“望夫云”观景台、南诏王御花园行宫等项目建设,切实提升金梭岛旅游的知名度,不断壮大合作社的发展。

    (滇新)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