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8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浙江东阳市社:为乡村添绿 助产品增值

□ 陈启宇 厉睿

    7月25日下午,在浙江东阳南马镇方圆农资一连锁店,负责人张天顺正忙着清点从农户手上回收来的农药废弃物包装。“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现在农民积极性高,有的只有几个瓶子也会送来一趟。”张天顺说,店里每天都能收到三四百件,两个月已收了1.5万余件农药废弃物包装。

    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绿”

    回收38万件农药废弃包装物

    “农药使用后包装不要丢弃,这里可有偿回收。”昨天下午,在东阳市区的一个农资供应点,工作人员小王在农户购买农药后,都会有这样的温馨提醒。供销合作社的农资公司连锁商店遍布东阳城乡,如今,已有78家农资连锁公司通过综合考核实施回收工作。

    东阳5月12日召开了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置动员会,成为金华地区率先开展此项工作的县市。东阳市供销合作社成为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的“急先锋”。东阳市供销合作社主任许基法介绍,市供销合作社在方圆农资总公司成立了废包回收部,先后投资20余万元,具体负责全市废弃包装物的回收业务。“供销合作社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公益职责。”许基法说,

    截至目前,东阳供销合作社共出动回收车40余次,安装宣传牌90块,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册,配置回收桶180只、编织袋5000只,对每个回收网点进行了至少一次的现场业务培训指导。全市已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6吨多,共计38万多件,支付回收额7万多元。

    为农副产品销售

    插上互联网“翅膀”

    巍山的大米、许宅的中国结、南马的草席……在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技术部办公室内,技术人员点开“供销e家”的网页,琳琅满目的东阳农副产品信息便映入眼帘。农副产品销售往往是农户面临最为苦恼的一个环节,而互联网为农副产品销售插上了一对隐形的“翅膀”。

    为开拓网上供销业务,2015年9月,东阳市供销合作社成立了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便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农户的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先后培训农民800多人次。

    “互联网+”列车还为社属商户和农户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南马供销合作社推出了网上超市-新世界商场,在短短两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发展注册会员5000多人,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全力构建线上与线下、实体与网络相融合的经营模式,实行“网上订货,送货到家”的配送模式。各村村民登录网上商城下单支付,便能轻松享受到同城最快小时送达的闪电式配送。

    未来,东阳市供销合作社还将建立电商创业园,组织专业的美工、运营团队,提供微商、淘宝的实训服务。创业园还将有一块农产品展示区,真正打通线上线下“任督二脉”。

    助力新农村建设

    农民学校培训5000多农民

    7月初,全省2016年农产品电子商务提升班在东阳举行。此次活动由省农民大学浙江经贸学院分校区和东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承办。来自省农民大学的专家、教授在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与智慧农资、农产品移动商务与微营销等方面传经送宝。

    1979年,东阳市供销学校的前身——东阳市供销职工学校成立。学校成立之初,主要从事供销系统干部文化补习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工作。1986年,东阳市供销学校开始招收全日制职高班学生,迈出了转型升级第一步。2000年5月,学校增挂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东阳分校牌子,迈出了职业高中向普通中专转型的第二步。

    “现在,我们家的水果能放在网上销售了,销路一下子就打开了。”东阳市六石街道樟村村民王彩红种植了20多亩的水果,她在电话上兴奋地讲述着参加农民学校培训后的收获。东阳农民学校2014年3月在东阳市供销学校挂牌成立,目前,已累计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

    (摘编自《金华日报》)

    本栏目由河北石家庄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协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