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7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江苏果品控股公司成立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向供给侧改革出击 致力重塑果业业态

□ 本报记者 白京京

江苏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调研连云港蓝天果业。 资料图

    近来记者采访中发现,果品价低、滞销、折本现象及伤农、弃种等后续衍生问题不在少数——在“中国菠萝之乡”广东徐闻,上市旺季菠萝收购价格暴跌至20年来新低;在“银杏之乡”江苏泰兴,银杏产业近两年陷入困境,不少农民因白果卖不上价,不得不把种植多年的银杏树砍掉卖出,被制成砧板等。陕西咸阳的苹果、安徽凤阳的白桃、山西吕梁的大枣……“丰产”难“丰收”的案例不胜枚举。靠政府救急、借媒体呼吁、走电商反击等至多是权宜之计,其背后渗透出的是果品行业“产能过剩”“商品化处理等农业深加工能力欠缺”“强品类弱品牌问题凸显”等深层次因素,对于果品产业来说早已如鲠在喉。如何治标又治本?果品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急于星火。

    “立足果品产业供给侧改革,站在产业的角度进行研究。”江苏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志石在建院之初就对此萦系在心。由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全资企业江苏果品控股公司出资,与全国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联办的江苏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致力于成为“果蔬产业化发展的引领者”“创新技术研发和服务的整合者”,并自去年12月成立以来开展了不少探索和有益实践。

    聚焦供给侧的产业刚需

    果品产业作为我国仅次于粮食、蔬菜的第三大种植农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公布的《中国果品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审议稿)》显示,我国水果产量自2000年以来连续15年增产,并自1993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

    “十二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果品产业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双重挑战下,依然呈现出发展活力,各项经济指标均持续稳步增长。2015年我国水果总产量2.74亿吨,其中园林水果(不含瓜果)产量1.75亿吨,均创历史新高。种植面积和产量产值持续稳定增长,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研成果转化步伐加快,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标准体系、品牌体系不断完善,新型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蓬勃发展,全面服务支持果品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果品产业大而不强,还存在种植结构单一与农业深加工能力不足互相制约,产业延伸有限,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投入不足,整个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科技转化效果不高等问题。

    着眼江苏,南北过渡带的区位优势使其适应多种果品生长,黄河故道的苹果、梨,丘陵山区的应时鲜果……省内六大农区均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果品生产格局。然而,总体上看,果品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化程度不高,精品果凤毛麟角没能有效占据市场,果品的储藏、保鲜、加工、品牌营销薄弱,果品生产与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缺少有机融合等都成为江苏果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基于此,江苏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开启了立足本地、对症下药的供给侧出击。“我们的定位就是做果蔬产业化发展的引领者,做创新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的整合者。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构建支撑现代果品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沈强表示。

    专注果品产业的优质提升

    “大多数情况下,果品产业里消费者是在被动地选择、购买,生产者也并不清楚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所以很大程度上是由果品产业链的中间部分——流通环节来决定种什么、种多少,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正常现象应该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来决定种植什么品种,同时还要满足消费者对果品生产全过程所拥有的知情权。”沈强解释,江苏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立足于整个产业,而不是简单进行基础性科研,“不单是符合果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趋势,更是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在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进程中更好地为农、务农、姓农。我们想借自己的这个平台,将来能重塑整个果品产业的业态。”

    如何立足果品产业来发展果品产业?江苏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的发展思路和规划路径给出答案。一是标准化建设。目前我国采后果品产业化程度较低,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很多果品电商不成功、微电商做不大,根源就在于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所以果品产业发展也需要通过标准化,尤其是生产技术的标准化统一,去掉非标准和低端库存。二是组织化建设。生产无序很多时候源于组织无序,组织是贯穿整个产业链的核心,有了标准化没有组织也没有办法启动和贯彻,所以要加强组织建设。通过牵头成立行业协会,提供职业培训、电商渠道、技术服务、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服务等,形成良性循环。

    具体而言,江苏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将通过“互联网+”模式打造精品智慧果园,确立一批优质果品示范基地,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搭建电商平台,生产绿色安全的有机果品。“江苏、全国乃至全世界仍有已经、正在或者还没有转化的许多好的技术和成果,需要我们梳理整合用在果品生产上。我们将抓住契机,把这些好技术和成果以工业化的理念充分利用起来。”江苏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顾问牛宜生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加强优质精品智慧果园基地群建设,通过半年来的多次深入调研,截至目前,江苏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已选取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徐州市沛县鹿楼镇沙河桥水果种植家庭农场、徐州市丰县现代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进行挂牌,将其认定为江苏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的优质果品示范基地。挂牌后,基地将享受精品果园的配套服务——长年生产一定数量的优质品等高端果蔬产品,通过鉴定后还允许使用研究院的“果篮子”品牌,可以优先进入研究院的连锁店窗口销售。而且,研究院可向挂牌基地推荐并帮助引进商品性好的优质果树种子种苗,联合申报各级政府各类扶持项目,提供职业培训服务、电商渠道、金融服务、乡村旅游规划、技术服务、产品安全质量检测服务等。

    在深入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江苏果品产业科学布局,大力推进果品产业供给侧改革,全面实施标准化果园建设、现代园区打造、科技研发创新、良种苗木繁育、经营主体培育、市场规划开发、现代金融引领、质检平台构建、果业品牌创建等工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果品营销,注册“果篮子”精品果品牌,建立优质果品示范基地,谋划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系统,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专业院校开展合作……江苏长江果品产业研究院正着眼整个果品产业,用创新理念和实际行动向“果业强、果农富、果香美”的美好目标迈进着。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