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7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贫困户用肥有了私人订制

□ 吴 巍

    7月22日,大暑,天气进入一年最炎热的时期。

    当天,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刘岗镇上楼村村部门前,一辆满载化肥的大卡车停在路边,成排的电动三轮车、手扶拖拉机、摩托车堵塞了狭窄的村道,数十位村民围聚其间,脸上淌满汗水,更布满了笑容。

    这里是淮南市供销合作社开展精准扶贫送农资送、农技下乡活动的现场。“陈光明,你家4袋,领好了就来这签个字。”镇村干部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贫困户化肥分配表,按量将化肥赠送给农户,当场签字,并进行公示。

    65岁的陈光明住在上楼村西岗村民组,他领过化肥,麻利地装上拖拉机,继而协助邻居将领到的化肥一同装上车。“正愁今年的稻子还没施肥,没想到市供销社的同志冒着高温给我们送化肥来。”陈光明乐呵呵地说:“4袋化肥,为我家省下了600块。还不止这些,听专家说这不是一般的化肥,用了还可以帮我们增产呢!”

    村民们领到的化肥确实跟平时的不太一样。

    今年初,上楼村成为市社的定点帮扶贫困村。通过调研得知,该村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村子,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年轻人多选择外出务工。该村区域以大田作物为主,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每公顷大约6000公斤—8250公斤,产量相对较低。

    精准扶贫,就要实现精确帮扶。其他地区正常情况下每公顷产量能达到10500公斤左右,比上楼村高出不少,为此市供销合作社多次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来到上楼村进行测土配方,通过检测发现该村土壤严重缺氮,钾的含量也相对较少。调查中还发现,农户们使用肥料以氮磷钾比例15:15:15为主。专家们为此建议,在农业种植中应以配方复合肥为主。

    找到症结后,市供销合作社联系了一家品牌复合肥企业,遵照专家们的建议,按氮磷钾26:10:15的比例要求专门订制了一批复合肥。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市供销合作社调遣车辆,将这批总重30吨、价值10万元的品牌复合肥专程送到了上楼村,将为142户贫困种植户解决用肥需求。

    “手栽稻要分两次施肥,第一次是带底时,要施30公斤,第二次是返青到拔节时,撒10公斤……”这边在热火朝天地分领化肥,那边市供销合作社的农技专家梁继云则忙着讲解农技知识,身边围着一大群村民。

    梁继云介绍说,许多村民都是根据自身的经验种植,挑选化肥及施肥时机、数量都不科学,这些都会影响到田地的收成。使用配方复合肥后,按照作物生长期施肥,加强田间管理,预计每公顷产量增收2250公斤,每公顷增收6000元以上。

    活动现场,贫困种植户们领取化肥的同时,每人还领到一张纸——《用药用肥明白纸》。纸上,详细地印有施肥、除草的时机、方法,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让大家一目了然。此外,纸上还印上了2位农技专家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村民们有疑问时随时可进行联系。

    “这次来扶贫的同志,不但是了解了我们百姓需要什么,还主动帮我们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协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是真正的‘精准扶贫’!”看着现场市供销合作社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村民郑贤文竖起了大拇指。

    “扶贫不仅要及时了解贫困户需要什么,还需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解决怎么帮。”市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密结合村情,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开展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壮大村级经济,一户一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积极作用,做出应有贡献。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