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7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江苏泗阳县社:创新基层社“三位一体”惠农模式

□ 本报记者 吴 震 通讯员 张 慧

    你,“一元入股”当“老板”

    我,“综合服务流”上门

    如果有人问:在当今农村,一个农民要当“老板”至少需要有多少钱?这个问题不大,但还真不大好回答;

    如果有人再问:一个农民交上一元钱,他能得到什么服务呢?同样是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现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供销合作社人回答这“两个问题”:在这里农村,农民交一元钱就可以当“老板”,名曰“一元入股”;“一元入股”的农民可以享受到集土地托管、生产全程“保驾”、农产品加工、电商经营、科技“护航”等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流”上门入户的呵护和眷顾!

    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多年来一直在通过“三位一体”的目标和要求大力强化基层社建设工作。“三位一体”,即努力把基层社打造成为自主经营实体、为农服务载体和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并把这项工作当作江苏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中心任务。

    关键是如何把“三位一体”的基层社建设目标和要求落到实处。

    在宿迁市社的支持下,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泗阳县社发起成立了泗阳县临河供销合作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供销合作社占股51%,合作伙伴泗阳县百春锦蔬菜专业合作社占股49%。

    县社以这个股份公司为载体,以构建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系为核心,以蔬菜产业发展为基础,以提供农资和日用品消费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和电商服务为主要内容,努力把基层社办成高效助农、全面惠农、创新富农的新型综合合作社。

    该县社的主要做法有:

    ——建立生产基地生产体系,拓展经营服务空间。县社创造性地采用“一元入股”的方式先吸收周边农民1130户加入供销合作社成为社员,大力推进流转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农民发展蔬菜生产,让农民增加收入。供销合作社组织有关人员深入田块、农户调查,帮助农户找准发展目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发展高效蔬菜产业,并坚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集体化生产。为建立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提高产品的优质率,县社投资460万元建设高标准钢架大棚400栋,设施总面积1600亩,其中标准化示范基地420亩,土地托管5000亩,服务土地面积达万亩以上,服务农户1500多户,取得了良好的规模效益。

    ——建立供产销服务体系,扩大业务覆盖面。为帮助入社成员解决买难、管难、卖难以及缺乏正规产品供应渠道、缺乏生产技术和销售市场等问题,县社成立了庄稼医院,推行“四统一”,即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包装)销售和“两联保”,即联保小组、成员护保,确保农民买到正宗产品,及时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稳定的销售渠道。

    ——建立生鲜农产品收购、加工、储藏体系,推行品牌战略,大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县社建有保鲜库500立方米,购置了蔬菜脱水烘干机械,实现生鲜农产品的分拣、清洗、包装、保鲜,解决了跨季储存问题。县社注册的“向民”牌瓜菜商标,获得江苏省著名商标和名牌农产品。县社通过品牌创建,瓜菜价格比过去增加10%—15%。2015年实现销售4367.26万元,利润361.36万元,使成员户均增收万元左右,得到了广大成员的一致好评。

    ——建立农产品“网上商城”和实体运作体系,确保优质农产品“行稳致远”。县社与上海温兴集团达成合作协议,通过该集团的销售网络,实现苏沪两地的“农超对接”,使当地 “向民”牌绿色蔬菜走进了上海的农工商、大润发、易买得等大型连锁超市,产品畅销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省内外市场;县社还与阿里巴巴合作构建了电商平台,通过“当地农村党支部+基地+农户+合作社+加工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产品赢得了声誉,拓宽了发展空间,创下了可喜的经济社会效益,政府称满意,社员得实惠,农民增效益。

    据介绍,目前,泗阳县社依托临河供销合作有限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开发为手段,通过发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努力把基层社办成集托管土地、农业生产、产品加工、电商经营、科技服务于一体,管理科学、规范高效的综合性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人们说,有了新型供销合作社,这里农民是幸运和幸福的;农民和社员则说,这里供销合作社“为农、务农、姓农”是尽心尽力的。  

    本栏目由河北石家庄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协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