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7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茶人博文


    茶怎样与文化互动

    @拾语山房张博文

    在我看来,茶行业是一个无法回避文化的行业。我曾经向蔡镇楚教授表达过我的一个观点,亦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茶与文化应该要实现一种和谐的良性循环,茶因文化而兴盛,文化因茶而传承;那么这一个良性循环的建立者就是茶商与文化人,二者也应该是和谐的,共同推动茶行业和茶文化的发展。

    @姑苏三先生

    不得不承认,文化也好,非文化也罢,许多陌生东西的实相已经激发不出引诱力;不得不承认,自然也好,非自然也罢,许多熟悉东西的真相也已经黯然失色难以叙旧。幸亏,茶是一个明摆着的例外,此外,内心深处的眷顾唯独自己听得见回音。

    @福清人在路上

    讲好“茶故事”,可以通过编写茶书、举办国际茶文化节、展览历史文物遗迹、拍摄相关影视剧作品等形式,来诠释茶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传播历史,并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用科学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并推广茶的文化内涵和健康价值,使人们充分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无用LADY

    吃茶不就喝壶水吗? 今人一说喝茶,搞得很是高雅。形式特别讲究,架势拉的挺大。茶壶定要宜兴,生锈不能去擦。 一把树上叶子,也要卖出天价。 喝茶还能得道,谎言连着胡话。 其实就是装,觉得特有文化。 不过一杯热水,何必如此看它。

    立顿茶,中国茶人怎么看?

    @茶者李乐骏

    那些天天吹捧立顿的营销大师,其实往往并不喝立顿。瞧不上立顿的原因,自己却不愿公开。一个不能说服自己的产品,仅仅因为过去的成功就被盲目的捧上神坛,这是营销的无为,更是文化的无知。过去数十年,立顿在西方世界固然风行无阻;可在中国市场,立顿发展却频频碰壁。袋泡茶业务接近饱和,茶饮料市场屡受重挫,功夫茶市场更是想玩无法玩,想看看不懂。抛开西方,单看中国大陆市场,立顿过去没有机会,现在没有机会,未来也很难有机会。这里的根源,正在于中国的茶文化。

    @老聂

    茶行业太多人把立顿作为学习榜样,把星巴克视为茶馆标杆。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立顿,什么是星巴克,什么是中国茶。其实立顿相当于中粮,通过垄断的方式,用时间和习惯,培养的一个食品消费市场。他卖的是消费习惯,不是中国茶。星巴克也一样,他卖的是场地,而不是咖啡。中国茶企应该跳出茶叶做茶业。倘若每天操心的是有人要霸占我的茶山,挤占我的茶批发,歪曲我的茶理论,盗用我的茶品牌。那么,你就永远只能做茶的奴隶。在睡梦中自己成为了星巴克,立顿。

    @明言无忌

    茶叶的包装是越来越铺张了,多数茶叶盒都没舍得扔,但又不知道留着干什么用。至于茶的味道,以我这样喝不出什么名堂的人来说,这些几千上万一斤的“珍稀好茶”,比三毛钱一袋的立顿红茶,大约能好上20%,也许30%?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