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常都愿意用“百”来作为一个标杆性时间尺度,企业更是喜欢以“百年老号”为梦想,这个数字足以无声胜有声地说明企业发展至今的坚实积淀。英国川宁茶业310年的企业史,在世界各行业看来,都可以算是有极强的历史感,在伦敦更是堪称时间最长的纳税企业。考察团于4月16日来到伦敦的川宁茶旗舰店,在店员的讲解下,对川宁数百年的发展做了详细的了解。
大家都熟知的川宁创始人是托马斯·川宁(Thomas Twining),第一家店开在伦敦。但是,川宁家族最初并非做茶而是纺织和磨坊生意,在1684年从英国西南部格洛斯特郡的佩恩斯威克搬到伦敦,那一年托马斯9岁。来到伦敦后,他自然而然地跟随他的父亲从事纺织事业,这为他日后在伦敦以自由民的身份开展自己的生意都大有帮助。1701年,26岁的托马斯转行跟着一个商人开始尝试做新贸易,经手早期的茶叶运输生意。后来,他跟着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学习进口贸易,这其中就包括茶。
同年,托马斯的汤姆咖啡屋开业了。咖啡店一直吸引着很多伦敦男士,店里通过定位准确的产品,使得志同道合的男士们一边喝咖啡,一边谈生意。但是女士们却不怎么喜欢,她们更喜欢适合坐在一起八卦的饮料。加之这一历史时期,英国流行的饮品是琴酒、麦芽酒和咖啡,甚至早餐的时候大家都在喝,因为伦敦的水质不好。托马斯利用起自己的茶叶货源优势,卖起茶水。尽管赋税很高且一反大众的既定兴趣,还是挡不住时尚有钱阶层的趋之若鹜,成为18世纪上流社会的流行饮品。
托马斯知道茶叶有很大的潜力,他开始尝试出售干茶和同质化的咖啡馆竞争。1706年,川宁茶叶店诞生在伦敦斯特兰德大街216号,就是今天伦敦旗舰店的前身,其出售的绿茶价格堪比今天的160英镑/100克。公司的标志创于1787年,是世界上至今仍在延用的最古老的标志。从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时期,川宁就被选为皇室御用茶叶,直至今日,都享有为皇室贡茶的殊荣。
川宁销售的茶叶种类繁多,其中最为著名的产品就是格雷伯爵茶,虽然调制成功的年份不详,但确是享誉世界的经典口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川宁对世界茶业怀有很高的行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眼光。其参与创建了非营利组织“茶贸易伙伴道德机构(Ethical Tea Partnership)”,旨在监督、提高产茶国的茶工福利待遇;还有一套和产品包装商、原材料供应商约定的企业道德行为规范,以确保供应链上员工的作业环境。茶叶团体也一直是川宁关注的方面。2011年,川宁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做出了一个三年财务承诺,以帮助茶叶团体中身处代际间营养不良恶性循环的妇女和女孩。川宁希望,顾客可以知道自己正在品饮的茶叶是源自一个茶工福利待遇都很好的产地,这些产品是在一个人道的工作环境下产制出来的。
随行笔记
人家这样“拼配”长寿秘方
谈到百年企业,这里有一组关于世界百年企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在日本,存续超过100年以上的“长寿企业”已突破2.1万家。历史超过200年的企业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更有7家企业历史超过了1000年。在欧洲超过200年历史的长寿企业中,德国有837家,222家在荷兰,还有196家在法国。仅有200多年建国史的美国,百年家族企业也达到1100家。
中国,经营历史超过150年的百年企业,数量甚少。中国最古老的企业是成立于1538年的六必居,之后是1663年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耳熟能详的同仁堂成立于1669年,瑞蚨祥是1862年,再往后一点的是1864年的全聚德等等。
导致这一巨大差距的,是企业存活率的高低。如果市场是企业的生存环境,那么不能跟上市场变化节拍的的企业,注定要被淘汰。这些出局者的共性,常常会出现产品质量不过硬、企业思维古板狭窄、不能踏准市场鼓点、苍白僵硬的企业精神等。遗憾的是,一部分中国的“百年老字号”,企业心态和年龄成对应式增长,“倚老卖老”,美其名曰“经典”。
回国后,笔者通过邮件对川宁现任掌门人斯蒂芬·川宁(Stephen Twining)做了一次采访。
延续三百多年、历经家族十代人的经营,这两个数字对任何行业的任何一个品牌而言,都是证明企业旺盛生命力的最好依据。斯蒂芬表示,这首先要归功于公司的精英团队,正因为有了他们所贡献的努力和极大的热情,才让川宁生产经久不衰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此外,世代相传的企业哲学——真正做好每一件事,也让家族的历代领导都可以在适宜的时机做出适宜的决策。
在众多国际茶品牌中,川宁如此瞩目耀眼,全靠出众的茶叶品质。这也是对企业哲学的极好诠释。川宁有一支品鉴大师队伍,每人都有至少20年的涉茶经验,他们的工作就是专心投入在为产品挑选货源并且只有他们有权利这么做,这样才能保证茶叶的品质。斯蒂芬强调,品质是川宁绝不妥协的,必须保证川宁的茶叶在世界各地的口感都始终如一。
川宁还是与时俱进的。1956年,开始采用袋泡茶;1971年,推出调味红茶;1972年,推出草本果茶;1980年,出于环保,撤掉了英国出售的所有产品外包装的玻璃纸。2005年,研发出一系列非专业茶产品;2006年和2007年,川宁的铁罐巧克力饮品和铁罐咖啡先后问世;就在考察团游访英国期间,为了配合英国女王的生日,川宁还应情应景地售卖“女王茶”。
尽管是百年老牌企业,但是在迎合年轻顾客方面,川宁不曾落后。他们非常愿意同忠实客户、潜在消费者沟通交流,发现他们的需求,其中尤其在意年轻人的意见,并付诸实际行动地将之转化到产品中。
认真求精的企业哲学、向上积极的工作热情、极大的求知欲、丰厚积淀的知识、与时俱进的心态,这些信条是支持者川宁蓬勃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