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上虞区“四季仙果”以“农旅”之路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而在互联网时代,它又以全新的“创客”思路,为传统产业插上了网络的翅膀,挖掘出了更为旺盛的生命力。创意创业、智慧创业逐步取代汗水创业,微型团队和企业通过解除发展束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创客”们的实践,让“四季仙果”的销售之路不再单一。
讲述: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供销合作社主任 姚一松
整理:本报记者 高瑞霞
“2月草莓分外俏,4月樱桃迎春来,5月桑葚惹人爱,6月杨梅酸甜鲜,7月葡萄满园香,8月黄花梨压枝弯,9月猕猴桃采摘忙,10月柿子串串红,11月板栗满山野。”这首“四季仙果之歌”,在我们上虞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不少沪、杭、甬游客也是耳熟能详。
上虞富硒土壤资源占市域面积的30%,这在浙江省非常罕见。在富硒土壤培育的水果营养价值,优于一般水果。上虞这么多水果,光靠上虞本地人消化,显然不现实。正是看到这点,从2007年始,上虞区政府根据不同季节各种水果的特点,独辟蹊径打出“四季仙果之旅”品牌,吸引长三角游客共同来采摘上虞的水果,引导、鼓励工商业主反哺农业,大力发展精品“四季仙果”。
在旅游需求促动下,上虞区确定培育的“四季仙果”重点品牌有“野藤葡萄”“二都杨梅”“虞南樱桃”“丁宅桑果”“红心猕猴桃”5种,主产基地分别位于盖北、驿亭、下管、岭南、丁宅和章镇等6个乡镇,面积逾3.7万亩,年产量约3万余吨。以这5大品牌水果为主力,以草莓、黄花梨、水蜜桃等其他水果为补充,形成一年四季连绵不断的“四季仙果”盛宴。
从2010年开始,上虞区为培育“四季仙果之旅”品牌,设立专门机构、制定专项规划,连续3年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的“四季仙果之旅”品牌培育专项资金,重点在基地建设、策划包装、功能提升等方面加大投入。2011年起又追加500万元,专项用于品种改良引进、栽培设施建设。
“四季仙果”以农业旅游之路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而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赋予它崭新的形象。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做深做优“互联网+四季仙果”的文章,在虞舜大地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区委、区政府决定开展“微力无边 我为果狂”2016中国(上虞)首届“四季仙果”杯创客大赛。
创客大赛以上虞“‘四季仙果之旅’品牌与‘互联网+’”的融合为主要展示内容,凸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意上虞”的活动主题。通过举办“四季仙果”创客大赛,有效拓展创业创新与“四季仙果之旅”的对接通道,吸引社会大众广泛平等参与“四季仙果”营销推广,推动上虞“农、商、旅”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上虞“四季仙果之旅”品牌价值的提升和发展。创客大赛的范围立足上虞,面向江浙沪,辐射全国,力图通过首届创客大赛的举办,打造一个集创业辅导与咨询服务、资本对接与融资服务、模式创新与孵化的创业平台,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在6月12日,区委、区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区首届“四季仙果”杯创客大赛动员部署会。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创客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我们上虞区供销合作社。我们主要负责牵头做好创客大赛的组织实施工作。
此次比赛主要设计了4项活动载体,分别为“一场大赛,二场沙龙,一场论坛和一场颁奖盛典”。
“一场大赛”,以“5+2”策划一场全民参与、影响力较大的品牌营销活动,即围绕“四季仙果”中的二都杨梅、野藤葡萄、丁赞水蜜桃、谢塘黄花梨、舜阳红心猕猴桃这5个产品。比赛分为众创组、农创组两个组,众创组面向社会大众,提供“零门槛、零成本、零库存”的创业创富机会;农创组,面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组织,要求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农产品销售渠道。“二场沙龙”,分别举办“农特产品触电新玩法”创业创新沙龙及“创客乡游新动态”创客沙龙,引导参赛者与农户进行产品对接,并借大赛之机推进电商普及培训工作,邀请创业导师与优秀参赛选手就上虞乡村旅游与创客如何相结合等进行交流和互动。“一场论坛和一场颁奖盛典”,是指在10月,浙东新商都购物节期间,将举办以“互联上虞,智库对话”为主题的互联网高峰论坛暨“微力无边 我为果狂”创客大赛颁奖盛典,邀请全国著名网络大咖参加。论坛设有主题演讲和圆桌对话两个环节,主题演讲嘉宾畅谈在“互联网+”和“自媒体”浪潮下,发展电商和传统商贸转型的机遇和空间;圆桌嘉宾围绕“热点聚焦——拓展上虞农业休闲‘新蓝海’”和“智库对话——打开上虞“四季仙果品牌‘新问号’”两个话题进行讨论。颁奖盛典设路演对接环节,进入10强的选手进行最后PK,路演形式均采用TED演讲模式进行,由专家评委根据赛制规则现场打分评选。
整个大赛我们上虞区社都将参与其中,当然,现阶段我们也会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来推广“四季仙果”品牌,让更多的人能够投入到此次创客大赛中。我们区社与下属企业大通电商公司群策群力、创新思路,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二都杨梅各项销售推介活动。6月15日—6月22日,大通电商共计网销杨梅3500单、5000箱、1.5万斤,落地杨梅60万斤。除自身平台营销外,积极引领带动当地专业合作社、基地大户、“梅二代”通过电商平台、微信微博等方式销售杨梅,全区新增淘宝、微店100余家,散户网销杨梅销量与电商平台持平,引领带动网销平台“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二都杨梅网上知名度全面打响。
作为大赛组委会成员和承办人,区社设置了30万元众创奖金,出台了“三大扶持机制”:设立专业导师顾问团队,对创客进行全程辅导;设立上虞创客空间对优秀项目进行引进和孵化;入选前十强的选手将获邀参加互联网高峰论坛,以此来吸引社会大众广泛参与上虞“四季仙果”之旅营销推广,促进上虞农特优产品与“互联网+”有效融合对接,实现“农、商、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参赛报名人数达1200人。其中,区外报名者中已有51人进入分销系统,实现杨梅和水蜜桃订单1052单。
而接下来,我们还要借助外部力量进一步打响“四季仙果”创客大赛的知名度,希望更多的农村创业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学生村官和热衷于互联网创客活动的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真正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上虞传统产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