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7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书写我的“供销情”

□ 吕纪水

    幼年时,我家住在一个集镇上。集镇有个供销合作社,社里经营商品小到针头线脑、柴米油盐,大到日用百货、针织食品样样齐全。那时商品紧缺,都要凭票供应。记忆最深的是去供销合作社买猪肉。那年,我12岁。一天,村里来了工作组,午饭派到我家。为了给工作组的同志吃好一点,妈妈给了我2元钱,让我买二斤肉。我早晨6点去供销合作社采购站排队,当时因我岁数小、个头矮,总是有人加塞。一直排到8点多钟,等我到肉摊前时,肉卖完了。这可咋办,家里还等“肉”下锅呢?我急中生智,去饭店匀了2元钱的猪肉买回家,算是交差了。那时我想:农村有个啥都能买到、啥都能卖出的单位该多好啊!

    说来也巧,1979年7月,我从学校毕业便有机会迈进了供销合作社的大门。当时我踌躇满志,大有干一番事业的想法。可我被分配到了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当保管,唯一需要干的活就是数数化肥袋子。我的热情瞬间从头凉到脚,整天没精打采。

    这时,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晚上,他把我叫到床前,语重心长地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从此,我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机会终于来了。1981年5月,县商业局(国合一家)举办新上岗职工培训。在20天的培训中,我如饥似渴地学习。通过培训,我懂得了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宗旨、任务,这不就是我儿时的梦想吗?我知道,我的梦想实现之时,就是供销合作社重拾辉煌之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结业考试,我以三科平均99.5分的成绩取得第一名。因为优异的成绩,局业务科、办公室争相要我。国合分建,我被调到迁西县社业务科,后来我又被调到团委、生产加工科、基层科工作。虽几经周折,但不论在哪个科室,我都主要负责公文和资料工作。那时我就在想,也许我与供销合作社的缘分、我对供销合作社的情意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于是,我开始了描述“供销合作社发展历程”的尝试。虽然写稿子很枯燥,但我写的“豆腐块”被采用后,自己出了名,还宣传了供销合作社,心里总是暗暗自喜,有一种成就感,对写作也就越来越有兴趣了。

    为了掌握更丰富的理论知识,1987年我考取了唐山财贸中专。此后,撰写的文章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不同时期工作的开展,弘扬了不同时期的先进人物事迹。如:扎根基层,放弃上调机会的中商部劳模董晓斋;供销合作社的引路人县社主任顾树东;背篓传人赵明瑞,坚持用背篓服务、用背篓育人等事迹,深深打动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供销合作社人。

    有了文凭,又能写,自然成了一些单位的“抢手货”,一些党政部门、事业单位指名要调我,我都一一谢绝了。我说:“供销合作社是我家,我就扎根在供销合作社了。”几年来,我先后被提拔为县社办公室副主任、主任。2002年我成为县社党组成员,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2007年,迁西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社成立,我被选举为农合联常务副秘书长,恰逢《农民合作社法》实施第一年。我认为为“三农”服务,组织农民发展商品经济,开展规模经营,争创规模效益的时机到了。我上下呼吁,极力为农民争取发展空间,创办了《迁西合作经济资讯》《迁西农合网》,及时宣传党的富民政策、产业政策、专业合作社典型经验、产品介绍、供求信息。

    2009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县社吸收民营企业——迁西县胡子工贸公司加入供销合作社,成立了喜峰口供销合作社,该社热心为栗农服务的事迹很快被推广到全国。这时,我把“背篓精神”作为振兴供销合作社之魂,大张旗鼓地弘扬。我把从创立“背篓精神”到“背篓传人”一代一代传承的事迹整理出来,还把这些事迹写成朗朗上口的诗歌,在供销合作社系统大力传颂。

    2014年,迁西县被河北省确立为综合改革试点县。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迁西县《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实施方案》(草案),提出了组织、服务、经营、金融和管理体制5个创新,明确了改革方向和目标任务。

    我坚持用参与决策、起草文件的方法指导企业开展工作,用正面典型鼓舞干部职工的士气,为供销合作社改革与发展鼓与呼。一篇篇文稿是我与供销合作社相处的模式,也饱含着我对供销合作社深深的情意。

    供销合作社培养了我,我也把宝贵的青春全部献给了供销合作社。我经历了供销合作社的辉煌,也见证了经济疲软、发展曲折的历程。我曾有多次调离供销合作社到党政部门、事业单位的机会,但我都放弃了。我热爱供销合作社,熟悉供销合作社工作,割舍不掉多年来与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建立的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的那种同志加兄弟的情感;割舍不断长期以来与农民兄弟结下的鱼水亲情。供销合作社是我家,供销合作社的辉煌是我的梦想,我期待着供销合作社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西县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