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7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河北威县常庄镇供销合作社:能人用起来 社员富起来 基层社活起来

□ 李东强 肖金乾

    面对新形势、新常态,如何依靠改革创新,全面激发基层供销合作社活力,更好发挥服务“三农”、助推扶贫中的作用,是每个基层供销合作社面临的新课题。河北省威县常庄镇供销合作社借力威县作为全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县的机遇,积极探索创新“四大机制”,为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趟出了有效路径。

    创新组织模式  夯实支撑能力

    由于种种原因,多数基层供销合作社力量薄弱,难以有效发挥服务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创新组织模式,而依托专业合作社是有效途径,常庄供销合作社进行了积极探索尝试。

    围绕解决基层社“能人”短缺问题,常庄镇供销合作社拓宽用人渠道,鼓励“有志能人”入社参选,聘任在天津经商多年,具有较高经营能力、热心合作事业的何庄村吴敬收为供销合作社主任。

    吴敬收2013年回乡创业,先后投资5200万元,建成2个龙头企业,发展了4个农民合作社,成立了何庄村农民股份合作体,涉及特色种养、农机服务、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解决了基层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合作关系疏远、综合服务实力弱化的难题。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常庄镇供销合作社打造了“基层社+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广泛吸纳农民入社。在常庄镇何庄村,有170户农民以不同方式加入股份合作体,占全村农户的81.7%。实现了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的双赢。

    创新合作模式  助推群众增收

    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常庄镇供销合作社何庄村农民股份合作体,通过各种灵活方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一是农机入股合作。成立敬丰宝农机服务合作社,鼓励农民带机入股,全部交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分配,入股户不参与农机操作,只收取农机分红,入股农户可优先到股份合作体园区内打工。何庄村村民何洪潮将个人的“东方红1204”大型农机入股到合作社,2014年分红4万元,2015年分红6万元。截至目前,已有34户农民购置大型农机37台入社,平均每台每年分红5万多元。

    二是土地入股合作。成立收红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前期流转土地1000亩,合作社按照毎年每亩1000元的价格,折为股份量化到每户,保证年分红率10%以上,形成流转土地折现入股挣分红、入园打工挣薪金两项收入。对入股的贫困户,合作社将上级拨付1000元/亩产业扶贫资金量化到每户作为权益入股,同样享受10%分红。目前已发展社员154户,户均增收2.3万元。

    三是劳力入股合作。成立硕金农作物种植、鼎力农作物种植两个合作社,建设高标准双孢菇大棚30个、设施蔬菜大棚22个,合作社承担建棚、购苗、浇水、施肥等环节费用,农民不用投入任何资金,只拿劳动力入股,参与种植过程管理,以“包棚分红”形式,农民分享销售收入的40%,合作社分享销售收入的60%。如果换算成利润分成,农民分享利润的90%,合作社分享利润的10%。仅此一项包棚农民每年就挣取分红5万多元/棚。合作模式创新,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也有力助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前农民股份合作体已向农民分红350万元,人均年收入5万元;全村75户贫困群众纳入合作社,短短两年时间已全部脱贫。何金瑜是何庄村典型的贫困户,多年来一直靠种棉为生,20多年来积蓄仅有3万元,通过将自家8.7亩地入股到合作社,并承包两个双孢菇大棚,两年来共挣取红金20多万元,成了富裕户。

    创新生产模式  打造循环农业

    常庄镇供销合作社践行“绿色”理念,积极培育“三条链”,打造“粮饲结合、农牧结合”的循环生态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一条链是生态循环种养链。常庄镇供销合作社与吴敬收联合投资5000万元,成立河北兴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兴建威县拓荒农场,发展玉米、油菜、设施蔬菜种植和牛、羊、鸡、猪等畜牧养殖。打造了“玉米、油菜秸秆——牛、羊养殖,牛粪、玉米芯——双孢菇种植,双孢菇废弃底料——设施蔬菜种植,牛溺——沼气——生产生活能源”的循环生态链条。据估算,一头牛的牛粪每年可产生4000元效益,10头牛的牛粪可节省一个双孢菇大棚的培养基成本;双孢菇废弃底料做成有机肥,可为设施蔬菜节约1.25万元/棚的肥料投资。

    第二条链是农产品初加工产业链。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何庄农民股份合作体注册了“丰收绿”商标,对玉米、小麦、油菜等进行初加工,在初加工、衍生品开发等领域形成生产力,改变农产品“高质低价”“有品无牌”的尴尬现状。玉米、小麦、油菜籽分别加工成玉米糁、石磨面粉、菜籽油后,每公斤分别多出1元、1.2元、1.7元收益。

    第三条链是多元化深加工产业链。何庄农民股份合作体在建立自己种养基地的同时,积极谋划农产品深细加工,目前已与山西平遥冠云牛肉达成意向,2016年将新上牛肉屠宰场,建成生态循环养殖到流水化屠宰、再到牛肉深加工、最后直供超市,打造一整条畜牧养殖深加工、全产业链条。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