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7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金人的“三从与四德”

□ 吉林长春农村商业银行 刘 莹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是金融机构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更是农金人之所以追求“三从四德”的主要因素,也正是因为如此,农商行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所谓“三从四德”,是汉族古代习俗之一,“三从”与“四德”的合称。虽说这是古代妇女应有的道德规范,但是将这种对道德、修养、行为所进行的要求,延伸至农金人自身,却仍不失意义。

    不忘初心,“遵从”国家政策。农信社改制后仍不忘初心,遵从国家政策。2016年初,我国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由此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农金人加快自身转型,加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信贷支持,多措并举,稳中求进,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其次,面对“营改增”政策的全面推进实施,农金人积极响应、高度重视,加快管理转型,主动适应新规则,大力促进政策性业务发展,确保“营改增”平稳过渡;另外,作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农金人始终将此政策作为工作重心,填补了大部分的乡镇金融服务空白,推行优质服务,拓宽服务领域,创新金融业务品种,支农支小能力显著提高,踏踏实实为农民做实事,做好事。可见,遵从国家政策对农金人来说并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贯穿到日常工作中的生活常态。

    把握方向,“适从”市场导向。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适者生存永远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法则之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是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提高服务质量、创新金融产品的重要渠道。为此,农商行的经营就要牢牢把握市场导向,明确市场定位,在品牌定位方面,以小微客户群为目标,主要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在产品定位方面,主动发挥贴近“三农”优势,探索完善面向“三农”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激励约束和内部控制,创新出独具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在发展业务的同时,促进服务与金融业务的转型升级。

    勇于创新,“跟从”客户需求。客户是银行一切经营活动的基础,争取与维护客户早已成为各农商行竞争的主要方面。为了跟从客户服务需求,在农商行的发展过程中,“于细微之处见服务”早已深入人心,从柜台服务到电话服务,迎送之间,无不展现着农金人的友善与热情;话语之间,处处显露着农金人的专业与智慧;为了跟从客户产品需求,以小微客户群为目标,制定符合客户群体的信贷产品,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丰富产品及服务方式;为了跟从客户效率需求,农商行力争以科技产品提高服务效率、加速系统升级,不断优化业务流程,让每一位客户在办理业务的同时,体验到更高效优质的服务。

    “德”即“农金人的道德品质”。诚实守信,廉洁自律是作为一名农金人所必须具有的道德品质。诚信对于银行业来说,是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求,每一名农金人,自始至终都在对银行、客户、以及自身负责。对银行负责,严格要求自身,农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代表着银行的形象;对客户负责,绝不用欺骗手段获取客户信任;对自身负责,农金人的一言一行均要做到不愧于己。而廉洁自律从一方面来说,更像是一道牢牢竖立在农信人心中的围墙,绝不违规违纪,绝不姑息纵容。

    “言”即“农金人的知识修养”。知识修养与专业素质是展现给客户最直接的一面镜子,只有将这两方面做到极致,才能让客户得到最周到、最专业的服务。从服务礼仪培训到营销能力训练,从技能考核到专业知识水平考试,农金人将专业知识列入员工工作考评的重中之重。力争让每一名员工,都能找到自己的真正价值,更好地展现农金人的专业与认真。

    “容”即“农金人的品牌形象”。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如此种种的工作态度早已渗透到农金人的工作生活之中,良好的品牌形象也成功入驻客户心中。面对品牌形象竞争这个新战场,农金人不断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并在党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另外,通过举办各项业务技能比赛、主题演说、体育技能比赛等多重方式,不断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幸福感,鼓励员工将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树立农商行优质的品牌形象。

    “工”即“农金人的工作之道”。团结协作、共谋发展是企业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农商行内部机构组织多样,正确有效的工作方法是能实现良好运营的重要途径。为此,农商行把员工放在积极主动的位置上,给予员工充分的发展空间,树立农金人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农金人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共同发展,群策群力,使其成为农金人工作的强大动力,成为农商行发展的重要保证。

    总而言之,有规矩才能成方圆,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专业素质是金融机构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更是农金人之所以追求“三从四德”的主要因素,也正是因为如此,农商行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然而,农金人的“三从四德”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未来,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金融体系的改革、农商行的发展而被赋予更多的意义。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