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7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视点


 

    编者按:

    普惠金融、农商银行的管理创新都是“农信银杯”第六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大典暨2016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建设论坛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活动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品牌与企业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在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纪敏、广州天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家奎分别就这两个话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纪 敏

普惠金融也需要竞争 农信社将不再专享优惠政策

    普惠金融领域也需要竞争,未来在针对“三农”金融服务的政策制定上,将会更加开放、包容,农信社可能不再专享优惠政策。这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纪敏在“农信银杯”第六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大典暨2016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建设论坛上做主题演讲时提出的核心观点。

    他强调,普惠金融领域同样需要竞争,未来在针对“三农”金融服务的政策制定上,将会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公平,农信社可能不再专享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包括财税政策、监管政策、信贷政策。

    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目前金融业发展呈现出的新态势。相当多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态对农村市场表现出极大兴趣。纪敏举例说,比如一些电商在农村的布局,以及一些股份制银行也在研究拓展,尝试把产品和服务深入到农村市场。“实际上,越来越多机构看到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潜力,他们跃跃欲试。”纪敏说。

    “所以,无论你是什么主体、什么样的机构、什么样的业态,只要你做了与政策导向一致的事情,比如普惠金融,你就应该获得相同的、平等的政策支持。”纪敏这样认为。

    其实政策监管层面已经向这一方向做出了尝试和改变。纪敏举例说,比如央行的货币政策方面,包括再贷款、差别准备金政策、给第三方支付和征信机构放发牌照等等。“过去只是面向一些特定的金融机构,将来可能会面向更多的金融机构,甚至于包括非金融机构。”

    演讲中,纪敏还着重强调了开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性。“偏离实体经济是非常危险的,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他说,“当时大量的创新、各种各样复杂的衍生工具,更多的是自我服务、自我娱乐。”

    过去的几年里,金融资产市场的繁荣和价格上涨过快,包括大量的流动性、新增的融资,实际上流向的是房地产、股票等等这些资产市场。纪敏认为,这实际上恶化了全球产业分配不合理、恶化了全球财富分配不合理,违背了金融应该为普罗大众服务的基本宗旨。“普惠金融是金融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非常复杂的衍生品市场或者证券化方面的发展。”纪敏强调说,特别是新常态背景下,普惠金融更是大有可为。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很稳固的中等收入群体、没有一个逐渐发展起来的“三农”的市场,那么要实现全面小康、要实现经济向消费拉动转型的目标,都将难以完成。而这些,都需要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

    在普惠金融需求越来越迫切和旺盛的当下,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纪敏认为,互联网金融的确鱼龙混杂,但其中有一种类型是他认为潜力巨大的,那就是“基于电商平台的、基于产业链的、基于产供销一体化”的这一类的金融,他分析说,这一类金融,无论是支付,还是授信,都发展得比较成功,因为它既解决了征信,又使服务更有针对性。

    “未来普惠金融的发展必须牢牢地扎根于服务实体经济,从中寻找利润、培养竞争力,这是基本的原则。”纪敏说。

广州天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家奎:

打造高绩效管理银行 不能忽视文化体系建设

    高竞争时代呼唤着高效的绩效管理。当今农金领域的经营者们从未感觉打造高效的绩效管理对他们来说如此迫切。

    7月10日,在“农信银杯”第六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大典暨2016中国农村金融品牌建设论坛上,广州天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家奎提出,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民营银行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搅局,金融改革已驶入了快车道,这使得整个金融系统的经营态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从低竞争时代进入到高竞争时代。

    高竞争时代,银行对绩效管理的精度越来越高,这是一个内在的规律。特别是最近几年,农商银行对于构建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专注于银行绩效考核15年的天维公司总结出农商银行绩效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大锅饭现象严重,缺少多劳多得的分配体系。

    丁家奎解释说,过去的薪酬绩效管理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只能考核到机构,不能准确地考核到个人,如果不能考核到个人就很难激发普通员工的积极性。

    面对当今绩效管理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如何衡量一家银行的绩效考核是否先进和高效?

    丁家奎在演讲中说,答案很多,但标准有三点:能不能调动大部分员工的积极性、能不能有效地促进业务发展、能不能为业务创新提供动力。

    银行未来的绩效考核是怎样的?丁家奎为与会者设计了一幅蓝图。

    他说,好的绩效管理首先考核到人,实现所有岗位全覆盖。一家银行最开始做绩效管理的时候,他可能会偏向于前台部门和前台人员,但是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实现前中后台的全覆盖。

    其次,是建立模拟利润考核体系。目前经济下行,不良暴露,农商银行要强调创新,这个时候传统考核关注规模指标这种模式已经推行不下去了,采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经济增加值(EVA),建立模拟利润考核体系应该是大势所趋。

    此外,考核将成为创新、转型的重要支撑工具;与客户管理相结合,以营销为导向,以风险管理为重要工作;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绩效管理移动化、大数据化,这些都是未来绩效管理的趋势。

    在本次论坛中,丁家奎特别强调,银行做绩效管理要走出“认为做绩效管理只是做软件系统”的误区。

    他说,很多银行做绩效考核误解为就是做一套软件,这是大错特错,如果只做一套软件最后的结果是“出力不讨好,花钱买罪受”。任何银行绩效考核的建设有3个系统,最底层的是一套软件;软件上面是一套管理体系、制度,包括业绩关系、价格都属于制度体系;最不能忽视的是文化体系建设。软件、制度和文化这3个体系是缺一不可。我们对这3个体系做过权重分析,应该拿出50%的精力用于构建银行的绩效管理文化,40%的精力用在建设制度体系,只拿出10%的精力建软件就足够了,应是“九分业务一分技术”。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