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郑棉各合约疯狂上涨,国储棉竞拍日平均成交价也持续创下新高,最高成交价加价幅度一度达到3380元/吨、4400元/吨。加上6月份长江流域棉区持续降雨,影响了棉花的生长,新疆棉农对2016/2017年度籽棉收购价格的预期不断上调,7元/公斤成为交售的下线。同时,参与国储棉竞买的贸易商、纺织厂也彻底“疯狂”了。一方面虽然2016年入疆承包轧花厂、租赁加工线的内地涉棉企业减少,但疆内大中型贸易企业、大中型轧花厂的重组整合却全面展开,棉花资源与加工能力的矛盾仍很突出;另一方面目前无论现货市场上销售的国储棉还是2015/2016年度新棉3128级的销售价大多集中在14000—14500元/吨,而存积居奇的贸易商更看好8月底国储棉轮出结束后的国内市场,因此棉价被进一步看高,新棉、陈棉的接轨价格很可能处于年度高位。
近期,多地受连续降雨及暴雨侵袭出现水患,特别是湖北、安徽、河南等地棉花基本浸泡在水中,有的甚至被水冲走,损失严重,部分棉农均表示今年棉花势必会减产,而具体减产程度还要看后期的天气情况。目前长江流域地区依然处于洪灾威胁当中,民众正在积极防洪抗灾自救,在如此大范围的洪灾影响下,农作物生产遭遇 严峻考验,大片农田被洪水无情淹没,棉花几乎绝收。其中,安徽宿松县正经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重灾区将颗粒无收,因洪水需要2、3个月才能退去,届时将错过补种时机,棉农损失将会非常惨重。截至目前,宿松县近85%的棉田被淹,仅有丘陵地区零散种植的近10%的棉田暂未被淹,虽有部分棉株露出水面,但洪水 退后其存活率大幅降低,初步预计今年宿松县棉花产量同比下降90%以上。
国内棉花价格指数再度上涨。郑棉连续暴涨后,近期持续在高位偏强震荡,而南方持续强降雨导致长江流域棉产区受灾严重,对新年度棉花产量构成一定影响,对现货市场提振效果较为明显。
国储棉仍是当前现货市场主导力量,近期日轮出量仍维持2—3万吨或更低位,本周的日轮出量虽较上周有微幅增加,但远远不能解决当前纺企需求之渴,加之贸易商积极参与,目前国储棉竞拍越发火爆,成交率已连续8天维持在100%,且成交价维持强势。在郑棉与储备棉强势共振的同时,国内皮棉资源供应不足的局面仍在持续,现货市场贸易商报价不断走高,并有向郑棉主力合约价格靠拢的趋势,部分囤货贸易商甚至一度捂盘惜售,令现货皮棉行情越发坚挺,因此贸易商近期所得利润十分丰厚。但目前棉商主动让利的空间却比较小,一些贸易商对标准级棉花看涨至16000元/吨、18000元/吨。
受棉价单边巨幅上涨的推动,6月25日—7月5日国内纺织厂棉纱报价也普遍上涨300—1000元/吨。其中,OE纱涨幅相对较低,40s及以上支数普梳、精梳纱涨幅较大。但受下游布厂、服装厂的强烈抵制,江苏、浙江、广东市场棉纱询价及成交量全面下滑,市场“肠梗塞”问题突出。一方面前期出货比较顺畅的C32s、C26s、C21s、C20s、C16s及OE纱订单再次流向东南亚各国纱厂;另一方面4、5月份接单的外贸公司、织布厂、服装厂大范围亏损,接单热情快速下降。据笔者了解,近日一些棉花库存比较低、订单无法持续的中小棉纺织厂计划减产、停产或轮流放假,以规避棉价大幅上涨带来的价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