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农 务农 姓农 展服务“三农”新貌
——二〇一五年度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标杆社典型经验专题报道(上)

 

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镇供销合作社

让农民靠得住 用得上

    服务名片

    近年来,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镇供销合作社坚持开放办社,选用对供销合作社有感情、在当地群众中有影响力、农村管理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村支部书记担任基层社主任,探索实施“村‘两委’+供销合作社+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社员”共同发展的新路子。目前马兰峪镇供销合作社注册资本800万元,遵化市社占股35%,5家农产品经营企业、61家农民种养大户、手工艺大户和2000多位农民社员入股占65%。基层社以农业种植、养殖和当地特色手工艺加工为基础,向乡镇社区开展生活超市、清洁卫生等全方位综合服务。

    数说成绩

    马兰峪镇供销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现已发展会员单位66家,其中,种植专业合作社5家、手工艺制造专业合作社19家,入社农户2500多户,占全镇农民的1/4,年助农增收1500多万元。

    主要做法

    领办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马兰峪镇供销合作社牵头领办农民合作社4家,为其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等服务。2016年5月,联合村级专业合作社组建成立了马兰峪镇供销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现已发展会员单位66家。其中,种植专业合作社5家、手工艺制造专业合作社19家,入社农户2500多户,占全镇农民的1/4,年助农增收1500多万元。基层社带领农民合作社对东陵白玉米、板栗、核桃、野生蘑菇、新鲜果蔬、小磨香油、芝麻酱等农副产品进行分类商标注册,统一印制包装,并积极推广宣传,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市场声誉,促进了市场销售。目前,已打造“兰阳古镇”“东陵明珠”白玉米,“兰阳古镇”“溢香臻品”新鲜果蔬、板栗、核桃,“双兴茂”小磨香油、芝麻酱等品牌特色产品。基层社的金银器皿工艺品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销量占全国同类产品总销量的60%,带动当地农民3000余人就业。

    拓展服务领域。在供销合作社传统经营服务功能基础上,马兰峪镇供销合作社积极发展家政服务、餐饮、旅游、文化交流等新型经营服务功能,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增强了基层社经济实力,提升了为农服务水平。一是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村村设有便利店,组织集体联采,集散销售,服务范围辐射辖区内25个行政村,基层社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二是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承接全镇卫生保洁工作,由政府购买服务。该社领办的新世纪保洁公司负责辖区内的全部生活垃圾及部分建筑垃圾的清理清运工作,为辖区内的89名低保户和困难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服务镇辖区居民5000多户。三是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业。马兰峪供销合作社借助互联网等手段积极推介旅游项目,打造了鹿圈沟“御鹿山庄”和“欣怡生态庄园”,每年接待外地游客20万人次,为游客提供采摘、观光、销售土特产及满族传统饮食等服务,有效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


湖北省赤壁市随阳供销合作社

提供综合服务的便民之家

    服务名片

    2001年,赤壁市随阳镇由于经济不发达、交通相对闭塞,被合并到官塘驿镇,基层社只保留了村级综合服务社。2014年,赤壁市供销合作社通过股权合作、业务联结,与原基层社退休职工和农村能人合作,按照“便民惠民、合理投入、分步实施”的原则,以随阳村级综合服务社为依托,改造重建随阳供销合作社。

    数说成绩

    经营服务辐射随阳及周边十几个村组2000多居民生产生活。2015年,该社供应化肥2100吨、农膜3000公斤、各种农机具1600余件。

    主要做法

    随阳供销合作社积极拓展新兴业务,拓宽服务范围。通过供销裕农网上便民服务平台,提供公益性服务,开展话费充值、网上登记申报、技术咨询、火车票预订、福利彩票、小额存取款以及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市场动态行情等业务。随阳供销合作社还与湖北省社“裕农网”、赤壁“绿购网”和“印象赤壁”电商体验馆进行对接,为老百姓提供线上下单、终端配送服务,完善了镇、村物流配送体系,拉动了农村消费市场,活跃了农村经济,方便了一方百姓,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随阳村村民袁方感慨地说:“农闲的时候大家到服务社聚一聚,坐一坐,拉拉家常,还能了解到一些政策法规方面的知识,相互交流有关种植养殖的经验,农田的收成也提高了。”

    与此同时,随阳供销合作社还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以公益性服务带动经营性服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针对当地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情况,随阳供销合作社积极开展农资市场调查,广泛筛选,精心选购优质价廉的农用物资,并执行最低利润率,让利于农;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根据农忙需求,基层社在农资供应旺季,免费送货上门,并免费为农民提供茶水、肥皂、打气筒、小型农机具修理等服务,拉近与农民距离,密切与农民联系。2015年,该社供应化肥2100吨、农膜3000公斤、各种农机具1600余件。

    随阳作为撤镇建村的行政村,没有金融网点,村民往往要到十几公里外的镇上办理业务,老百姓有苦难言。基层社成立后,通过与建行联合设立金融服务点,发放“裕农通”银行卡,开展刷卡、存款、取现、转账等便民业务,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实现自己所需的多种服务,极大地方便了一方百姓。基层工作人员与附近村民通过长期密切的联系,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村民需要什么,问问供销合作社,他们都会想方设法给办理。随阳村农民感慨:“供销社回来了,超市开在家门口,要什么有什么,真是方便。”邻里八乡的老百姓都夸基层社服务周全,是一个值得依赖的场所,是一个温馨的农民之家。


山东省滕州市龙阳供销合作社

把为农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

    服务名片

    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龙阳供销合作社围绕培植和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大力领办农民合作社,积极开展信用合作,打造马铃薯生产服务中心,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力助推了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也带动了自身经营业务发展。

    数说成绩

    全镇已建成10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具备测土配方施肥、种薯供应、农机农技服务、资金互助、信息咨询、农民培训、农产品收储销售等服务功能。其领办的富阳果蔬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示范生产基地达3500余亩,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参与信用互助社员69户、互助资金300万元,已开展业务4笔、13万元。

    主要做法

    龙阳供销合作社领办滕州市富阳果蔬专业合作社,集马铃薯和果菜生产、收储、销售及农资供应、科技指导等业务于一体,注册 “龙河湾”牌商标。目前,该合作社已有社员118户、注册资金300万元,标准化示范生产基地达到3500余亩,年产值达到3000余万元。在引领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龙阳供销合作社在合作社内部成立了资金互助会,较好地解决了部分社员想扩大生产而无法融资的问题。去年,按照省政府要求对原信用互助业务进行规范引导,取得“信用互助业务资格认定书”,探索形成了坚持民主决策、社员自愿,封闭运行、独立核算,小额分散、自担风险,稳妥推进、依规规范“四项原则”,规范社员资格、社员出资、原借出业务、业务流程“四项内容”和授信申请、授信评议、借款申请、借款审批、资金归集、借款划转、到期收回、本金回户“八步流程”的“四四八”滕州模式,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目前,参与信用互助社员69户、互助资金为300万元,已开展业务4笔、13万元。

    截至目前,龙阳供销合作社共领办7家农民合作社,服务触角延伸到全镇几十个村庄。为整合资源,形成合力,龙阳供销合作社牵头5家合作社和6个单位共同出资560万元,成立滕州市龙阳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市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进一步增强了联合起来闯市场的规模和能力。同时,龙阳供销合作社建设起综合服务大厅,开展“菜单式”生产服务,组织农机手成立服务队,购置整合各类农机具180余台套。今年又筹资近100万元,新上了两个服务项目测土配方施肥和马铃薯周转箱生产线,为农民减少生产投入120—210元/亩,向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周转箱,拉长了服务链条。

    此外,龙阳供销合作社还抓住新农村建设机遇,乡镇社区建设发展到哪里,就把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到哪里。目前,全镇已建成10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项目除涵盖日用品、农资、再生资源等经营性项目外,还提供养老金代发、移动通信代办、农家书屋、休闲娱乐等公益性项目。 

云南省楚雄市大地基供销合作社

与农户成为唇齿相依的合作伙伴

    服务名片

    2008年,云南省楚雄大地基供销合作社由集体企业改制成有限公司。作为新型基层社,大地基供销合作社把坚持合作制原则与市场化改革紧密结合,按照“股东有利、公司有盈、服务‘三农’、惠及民生”的发展理念,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与农民利益联结,实现了经营业务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数说成绩

    建有1处农资配送中心、1个畜禽医院、1个种植庄稼医院、17个经营网点、26个农村综合服务社,2015年销售各类化肥4300吨,占当地市场份额90%以上。其领办的大地基乡核桃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8000亩,成员765户,带动全乡农户2275户;2015年实现经营收入689万元,实现利润36.88万元,盈余返还22.5万元,使入社成员户均增收万元以上。

    主要做法

    发展农民合作社,鼓起农民“钱袋子”。大地基供销合作社在巩固2个综合门市部、1个农资配送中心和26个农村综合服务社的同时,建成了马龙河生态农庄、800亩优质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和大地基综合农贸市场,立足当地烤烟、核桃等特色产业领办10个农民合作社,并整合成立楚雄市大地基乡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统一指定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户种植管护,开展标准化种植技术,对种植基地进行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采摘、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投资157万元建成核桃加工厂,把核桃资源优势转换为产品优势。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社员利益成为合作社考虑的头等大事。大地基供销合作社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真心实意地把入社农户作为唇齿相依的长期合作伙伴。如核桃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由合作社根据当年市场行情,确定一个保护价收购核桃;核桃收购后合作社积极派人捕信息、跑市场,力求使核桃实现最大销售额;并将销售利润在按股金分红的基础上再按农民交售量的一定比例二次返还入社农户,与社员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有效提高了种植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确保了合作社成员利益的最大化。

    此外,该基层社还心系贫困农户,开展公益性服务。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立大地基农村公共管理合作社,承包乡镇驻地的街道卫生清扫保洁,开通乡村公交,方便农村群众出行;建成加油站1座,为山区过往车辆和农村群众摩托车提供加油服务;为5户贫困户建房提供了40万元的垫付资金,为20户农户提供了200多只野鸡苗,支持发展特种养殖。大地基供销合作社还开通为民服务专线,购置配送服务车,交通不便的地方就用摩托车开展配送服务,农民需要什么和有什么农副产品需要出售,只要打一个电话,就上门服务,现配送范围已经辐射附近两个乡镇,配送半径扩宽到200 公里,服务人口由1万多人增加到近3万人。 

四川省南江县下两供销合作社

供农所需 销农所产 助农增收

    服务名片

    近年来,四川省南江县下两供销合作社以整合资源、发展电子商务、建设基层组织体系为重点,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切实增强了“供农所需、销农所产、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综合服务能力。目前已基本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社”组织体系和网络服务体系,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6500万元。

    数说成绩

    恢复供销分社8个,领办农民合作社12家,牵头组建了茶叶、蔬菜、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供销农业科技体验站15个、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站(社)36个、农资农家店28家、庄稼医院6个。

    主要做法

    借助当地特色产业和便捷的交通,下两供销合作社以南江黄羊、核桃、土鸡、生猪、茶叶等产业为重点,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创办产权清晰、管理民主、制度健全、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合作社为农户统一提供种苗、农资产品、技术和服务,实行订单种植、养殖;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带领农民共同致富。基层社牵头成立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入社社员2520人,带动农户880户,年户均增收3500元。

    盘活社有资产,壮大为农服务实力。一是建设综合农贸市场,加强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在集镇中心地段建成综合农贸市场,年交易额达6000万元,助农增收1200万元,年减免农民自产自销农副产品摊位费10万元,实现了经营性与公益性有机结合。二是盘活社有资产。在政府支持下,利用闲置土地建设标准小车位200个的综合停车场一个,大力缓解了集镇交通拥堵状况,同时增加年收入约100万元。通过集镇安置房建设项目,将企业改制遗留下来的近千平米的闲置资产,置换临街门市5个、住房4套、办公区域近百平米;招商引资改造旧办公楼,建成1000平米的供销酒楼。基层社的经济、社会效益及社会形象得到大幅提升。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抢占为农服务前沿阵地。适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下两供销合作社先后出资组建南江百宝创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南江供销汇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积极对接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e家”电商平台,大力推进“互联网+产供销”模式与基层社网络体系建设的有机结合。按照“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供销分社+供销农业科技体验站)的模式,先后在高桥、元潭、仁和、平岗、东垭等乡镇和社区恢复了8个供销分社,高标准建设体验站15个。基层社还依托汇力网组成全天候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利用PC官网、微信平台等多通道终端,提供在线支付、助农取款、远程植保等便捷服务。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