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7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广西永福县社:依托电商重回乡村重塑品牌

□ 吴思思

 

    日前,广西桂林市首家县级“网络供销合作社”在永福正式挂牌,标志着供销合作社系统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模式又向前迈出一步。

    在上个世纪因计划经济火热,又因市场经济变得低迷的供销合作社随着近年来改革的步伐,正在重新现出活力。如何使供销合作社重新与时代接轨?它又能为新时代的农民带来什么呢?

电子商务助力供销外扩

    永福县的“网上供销联社”可以说打开了供销合作社与公司的合作模式,通过网络,供销合作社正在重回经济体系之中。

    “公司本身其实有自己的产品,与供销合作社合作主要是为了打开一个供销平台,进驻供销e家。”桂林永福德意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熊万珍介绍说,“供销合作社的网络体系比较发达,又能够与农产品实现最直接的沟通,合作也能将自己公司的产品与供销合作社实现产品互推。”

    近年来,农业大县永福一直挖掘着特色富硒农产品,形成了富硒沙糖橘、富硒罗汉果等多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为了扩大农产品的销路,由永福县供销合作社领头,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永福已经将电子商务经营服务体系覆盖到了各个乡村和村屯。

    在永福县供销合作社一楼的农产品展示厅内可以看到,摆放着数十种永福特色农产品,而电子商务平台也在这里同时间工作着。

    “展示厅不仅有着电子商务的功能,还能实行代购代销,丰富了网上销售的品种。”桂林永福通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韦武谋表示,“目前永福的一些农产品已经与阿里巴巴、供销e家等全国性平台有了对接。”

    据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黄日诚介绍,在此之前,尽管有着较好的农产品,但由于营销手段相对滞后,依然存在品牌少、规模小、销路难等问题。“现在我们以县级为中心,陆续组织成立多个网点,拓宽永福特色农产品的流通渠道。”黄日诚说,“随着平台的不断成熟,一些农民会更愿意让供销电子平台对农产品进行代购代销,这样能让永福农产品实现规模效应,无形中提高农产品的影响力。”

助供销合作社重回乡村

    如果说网络打开了供销合作社的外销之路,综合服务社的相继建立则为供销合作社重回乡村、解决农民生活生产的问题打下基石。

    2014年,桂林市开始组织实施乡镇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乡镇综合超市、农资配送服务中心、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以及其他新兴经营服务项目等六项工作成为重点建设工作。

    “2013年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140多家,到今年已经发展到了300多家。”永乐金融综合服务社理事长梁秋德说,“专业社会根据不同地方的特色产品进行不同的服务,比如永乐柑橘专业合作社就是以沙糖橘、蜜橘为主要产品,提供了洗果、打蜡、分拣、包装等服务,而专业社也能为农民提供代销,在专业社建立之前,村里每年大概只有三四千万的销售,但是近两年的销售额都能达到6千万到8千万。”

    大部分的综合服务社就是在专业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为农民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永福镇大苏村的综合服务社就是其中之一,依托柑橘专业社,综合服务社在这里进驻了农家超市,农资采购,甚至还有电信、保险等服务驻点。除此之外,综合服务社的业务扩展显然还有更多的空间。

    “除了经营服务外,利用场地,综合服务社还能给予农民一些社会服务,包括办证、出证,还有技能培训等。之后服务社的发展会更加多样化,土地托管、劳务输出等都将涉及。”韦武谋表示,“综合服务社可以说是解决了农民生活上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让他们的生活能够跟城市接轨,以后这个平台会成为更多经济领域深入农村的必经之路。”

    “供销合作社系统是一个全国性的流通网络,尽管历经了一段很长的低迷期,但迄今为止,它还是与农民联系沟通最完备、最深入的系统。”黄日诚说,“去年4月,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供销合作社系统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可以说,供销系统又迎来了发展机遇,也势必会成为农民得力的帮手,打通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体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