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7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提篮小卖”到“农产航母”
——浙江金华市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蝶变纪实
□ 王 慧

    

    说到位于浙江省中部的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行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蔬菜水果在此集散,这里经营的进口水果在品质和价格上都有很高的性价比,这里也可以买到品种齐全性价比很高的茶叶。这个市场经过30多年光阴的蝶变,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的时刻,让市民感受到“菜篮子”里满满的幸福感,让农民兄弟体会到沉甸甸的获得感。2016年6月27日,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版——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正式破土动工,这将是金华供销人再次吹响创业的号角。

    2015年市场交易量与交易额分别达到168.8万吨和8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和25.2%。近十年来,市场每年的市场交易量增幅达15%以上,交易额增幅达10%以上。

    应市变迁 小市场走向规模化

    金华市是名副其实的市场大市,这是金华人以30多年的实践打造的一块招牌,全球闻名的中国小商品城就在金华义乌。在改革开放之初,这种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敢闯敢试精神也体现在农产品交易上。在上世纪80年代的金华市区,在马路边的农产品交易一片繁荣景象,但马路市场势必带来脏、乱、差,缺斤短两等欺诈行为也很常见。早在1986年,金华市社就萌生了将马路市场“收编”进正规市场的想法。随着市社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兴起,第一批提着篮子、扛着米筛进入市场的11个商户,腰包慢慢鼓起来,成了先富起来的那批人。

    在市场和商户都渐渐做大的时候,市场越来越热闹,交易场所已经不能满足经营所需,再加上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市场迁建工作迫在眉睫。

    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一家供销合作社投资的全资企业,从2001年市场搬入新市场到2007年的二期扩建,市场占地面积达到201.3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有营业房844间、2万吨双功能冷库1座,交易大棚1.86万平方米、停车场1.8万平方米、商务楼1.2万平方米、农业展览馆2万平方米。市场主营水果、蔬菜、茶叶与冷冻食品四大类农产品,市场购销网络辐射全国30个省市,并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特色经营网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水果批发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十。市场以精品水果为龙头,吸引全国各省市的水果和东南亚、美洲、欧洲等进口水果进场,辐射本省和周边江西、福建、安徽等省的水果批发交易网络;以本地蔬菜为主导,吸引海南、甘肃、内蒙、山东、云南、广东等省份菜源,辐射江苏、江西、安徽及本省周边地市的蔬菜批发交易网络;以本地茶叶与外地茶相融合,品种齐全、常年经营、联结茶庄为特色,辐射山东、辽宁、陕西等省份的茶叶批发交易网络。

    目前,金华农批市场已经成为助推“三农”发展与居民消费的重要平台。本地蔬菜、水果80%以上通过农批市场销往本省及外省市,95%外来水果和80%外来蔬菜由农批市场供应。它也是农产品生产的信息平台,农批市场形成的电子交易价格,成为政府决策和信息发布的参考依据。为了保障农产品安全,2005年率先在浙江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内建立农产品准入制度,目前已实现蔬菜检测全覆盖,日检测量达到近百次。它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平台,目前各类就业人员在5000人以上。

    提升层次 争创全国一流市场

    “金华的农产品市场,不管是创办时间,还是市场规模、层次,都保持走在前列,我们的一大优势是先发优势。”金华市供销合作社主任陈福雨说,新迁建的市场项目占地600余亩,从全国来说都算是大市场,不仅仅在名称有变化——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而且市场层次有了很大的提升,经营种类在原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花卉、干果、副食品、水产品等。但目前面临的现实挑战也不容小觑,比如各地民资进入市场领域,电子商务的风起云涌,均给原有市场带来不小冲击,市场必须要有新的作为、新的突破。

    陈福雨表示,处于不同阶段的三代市场肩负着相应的历史使命,第一代市场将商户请进市场定点经营;第二代市场目光更加长远,不仅局限于金华农产品销售问题,还充分考虑如何丰富市民生活;第三代市场则要在更加严酷的竞争中,充分发挥现有优势,瞄准更加高远的目标,走出一条社有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据了解,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项目占地652亩,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预计到2020年农产品物流量达到340万吨,物流额达到160亿元。新市场的目标是争创全国一流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华东(金华)农产品物流中心这一新名称的背后是打造四大中心的定位,即依托浙江,辐射江西、安徽、福建、上海等省市的跨省区域农产品集散中心,集交易、运输、配送、加工、储藏等功能一体的物流中心,联结产销,汇集全国各地市场信息中心,现货交易、期货交易、电子交易等各种交易方式相融合的交易中心。

    “不管在哪个发展阶段,供销社服务农民、惠及市民的职能都贯穿于市场发展全程;不管哪个市场,建设中都会有难题,但金华供销人团结拼搏、坚韧不拔的精神永不磨灭,创业之歌永远嘹亮。”陈福雨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