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过队、下过乡,当过老师、写过文章。曾经的老中专毕业生——知识分子谢仁石把一份园林管护的普通工作做到了极致;拖走廊、扫厕所、冒险救火、带病上岗,“勤杂工”谢仁石把本不属于自己的事情当成份内事。一个普通工勤人员的勤劳与高尚尽在同事们的尊重与称赞中展现,一个共产党员的党性与修养尽在点滴平凡、默默无闻中绽放。
说他微,是因为在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这样一个教授众多、科研人员集中的地方,谢仁石所干的事情实在是微不足道:他只是一个管护试验田和单位绿化园的普通工勤人员;说他明,是因为十几年间,他不仅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责尽心,给单位一片翠绿,还额外承担起一份本不属于自己的工作——单位的卫生清理。年年如此,日日如是。为自己赢得口碑,为这个平凡的岗位涂上清辉。
在单位,谢仁石的岗位职责是植物标本的种植养护及单位绿化园的维护,拔草、施肥、浇水,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体力劳动。尽管面积不大,但因为试验标本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他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对其进行精心养护和管理。“无论是炎夏还是寒冬,他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地呵护植物标本。”他的同事这样评价他。绿化园里,他修剪树木、清除杂草,培育花卉、苗木,忙前忙后带来全院的绿化工作年年上台阶。繁琐的工作令他几乎全年无休。“他从不叫苦喊累,每天早来晚走,即使刮风下雨也不愿休息。他很纯粹,就是想把工作做得更好,人非常厚道。”同事们给予他朴素而真挚的赞美。“一天不去单位看看,总觉得心里不踏实。”谢仁石这样说。虽然单位并不要求他这样,但在他的心里,这是一份责任。“我们虽然干的只是很平凡的事情,但是也要有自己的作为、有担当。”对于他来说,这绝不是一种虚言。他几乎天天晚下班,已经习惯了跟他的花花草草在一起。
这当中也有少数“例外”的时候。2006年,一个雨天,谢仁石在试验田里扦插,一个不小心,脚下打滑,他从半山坡上坠落下去,胳膊跌成了重伤,致使右臂粉碎性骨折。住院期间领导去看望他时,他却自责道:“都怪我没小心,医药费不用单位管,我的伤好后我要把耽误的活补上去!”出院第二天,他就吊着绷带来到工作岗位,右手不能动就用左手慢慢干。单位领导对他“发火”道:“老谢,谁让你来的,快回家去休息。”他却不肯,依然坚持每天来。于他而言,他并没有觉得自己这样的行为跟高尚、无私有啥关系,他感慨道:“作为一个人,就应该对自己的事情负责,这么长时间不来,我不放心。更何况我还是一个党员,党员的先进性不就是通过这些普通的事情体现的嘛。”
经常晚下班,有时候会给他带来意外的“不幸”。2011年12月一天的傍晚,多数人都已经下班,还在大楼后忙碌的谢仁石忽然发现,二楼实验室有火光窜出窗外。他赶紧冲上楼去,抱着灭火器对着火苗就喷,一次又一次往前冲,直到把火扑灭为止。当其他人前来一起灭火时,发现站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全身雪白的“白老头”,大家几乎都认不出是谢仁石了。“其实我当时根本没有多想,看到火,下意识的反应就是要去扑灭,根本没事时间想什么安危。”事后,他的家人也曾嗔怪他太不注意自己,他却讪笑道:“我这不是好好的嘛。”
除了份内的事情以及一些“意外”,谢仁石每天要忙的事情远不止这些。办公区走廊的卫生清洁、单位家属区卫生清扫工作、单位厕所的卫生清理工作,这些本不属于他的活,他都揽了下来,一干就是6、7年。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他并不认为值得大书特书。“每天我花半个小时,把走廊全部拖一遍,大家下班后,我把厕所都收拾干净,我觉得干活累不死人,少扯一会闲话,这些活就干完了。既给单位节省了费用,也给大家一个清洁的工作环境,外人来了一看地板干净明亮,也能有一个好印象。”谢仁石如此说道。“谢师傅眼里有活。”这是单位领导对他的评价。同事们对他更是赞不绝口,“我们单位和家属区在一个院子里,不仅单位的同事非常尊重谢师傅,家属也对谢师傅印象非常好。谁家有老人在院子里拎着东西,只要谢师傅看到了,肯定会过去帮忙提一下。逢年过节前,他都要把家属区各幢楼的楼道窗户玻璃擦一遍,拖楼梯、擦扶手是他每周必做的事。关键是家属区院子没有水龙头,收拾这些卫生的水,需要他一桶桶从单位院子拎过去。”这些,他从来没有过抱怨,没有过后悔,没有想过应不应该。
年复一年 ,谢仁石在“粗人”与“细人”之间转换自如。身为南京市作家协会的会员,他把这些“粗活”干出细致、干出精致,却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为自己的行为抹上浓重的色彩。2016年5月13日,在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委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党为党,在岗有为”讲演比赛科研院所片选拔赛中,谢仁石代表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以《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讲演荣获第一名。他这样说道:“我是一个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党员,别人不愿做的事,我应该主动去做;干与别人同样的活,我应该比别人干得更好。人不能只盯在钱上干活,这样,才能体现出我的精神风貌,体现一个党员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