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西汉武帝时期,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大败匈奴。于是,有了汉武帝赐酒,霍去病倾酒入泉犒劳三军的传说。“酒泉”也因此而得名……酒泉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定居,并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生产。自西汉始,这里就是中原通往西域直至中亚、欧洲的门户和咽喉,交通运输历史悠久,著名的丝绸之路横贯全境。2015年,甘肃省全面启动农耕食文化生态传承工程,旨在依托供销合作社覆盖全省的流通网络体系,发挥在各个领域的优势,整合全省农耕食文化发展的实体力量,提升甘肃农业和文化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文化繁荣和产业融合发展。对此,酒泉市供销合作社下属企业甘肃巨龙供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结合了当地的文化和环境,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农耕食文化产业。
以酒会友
打造“酒文化”产业园
甘肃巨龙供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酒泉市肃州区供销合作社所属企业发起设立的股份制企业。2002年公司改制为民营股份制企业。公司主要从事现代农业服务、白酒生产销售、房地产开发、金融投资等四大产业。2007年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十强企业”、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酒泉汉武酒业公司(原酒泉酒厂)有近40年的酿酒历史,是甘肃巨龙供销集团四大支柱企业之一,也是酒泉最大的白酒、酱醋酿造及销售企业。公司主要生产“汉武御”“醴泉”“神舟”“酒泉”等系列白酒,并已形成高、中、低档四大系列100余个品种。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公司专门建立了市级科研中心,并与兰州大学、四川科技大学及江南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还与贵州茅台酒业、湖北白云边酒业、劲牌酒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近年来,酒泉市、区两级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旅游项目的建设,旅游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这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为我们发展以白酒生产为支撑的工业旅游带来了机遇。”肃州区社主任毛伟民说道。
为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做好企业的转型升级,响应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号召,甘肃巨龙供销集团投资了3亿多元,利用工业园区新厂区建设之机,建成了占地面积300亩,集白酒生产、工艺展示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白酒传承生态园,打造以酒泉酒文化为核心的博览园。同时,公司还在原有生产研发、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功能的基础上,按照国家4A级景区标准,对博览园进行了重新规划,增加了西汉文化展示、文化历史传承、文化创意交流等多种元素,划分了白酒生产体验、酒文化展示、西汉文化展示等8个功能区,进一步提升了博览园的文化功能。博览园的建立与完善,对弘扬汉武御酒文化、西汉文化、边塞文化以及带动酒泉旅游业发展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紧抓地域特色
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实力
对科技的投入大是公司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1996年7月,巨龙公司就特意投资建设了巨龙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十多年来的开发和建设,巨龙农业科技示范园现已成为集精品生产、示范推广、产业孵化、辐射带动、科普培训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在此基础上,还带动了林果业、种植业、养殖业、中药材、旅游业等产业的共同发展。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为酒泉市区域经济发展和当地种植户增产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甘肃位于我国的西北部,因为其地理位置原因,当地土壤沙化严重。科技示范园从建设初期,就确立了“规范化设计、高起点建设、科学化布局、标准化作业”的指导思想,在总体设计上坚持生态经济原则,遵循“因地制宜、防治并重、讲求效益”的治理沙化土地方针,以“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为方向,以“生态—科技—产业”为模式,突出生态治理,实行“造、封、管,乔、灌、草,带、片、网”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增加林草植被面积,提高防治效果和综合效益。据毛伟民介绍,示范园占地总面积为33.3平方公里,示范园营林面积1.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94万亩,封滩育林1万多亩。在人工造林中,生态公益林面积2500亩、经济林面积4400亩;义务植树16.85万株,绿化覆盖率达到37.15%,新型优质骏枣、葡萄、核桃为主的林果产业化示范基地3000亩。园区在坚持“防沙固沙,优化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引进粮食以及各类有机蔬菜、沙地西瓜等56个品种,现种植推广面积已达2500亩。
甘草是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我国大宗的中药材,国家还将甘草列为重点管理的四大药材之一。除了药用,甘草提取物也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日用化工、轻工及畜牧业等领域,因此保证甘草的优质稳产高产是中医药及相关工业、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此,巨龙农业科技示范园针对酒泉市水资源缺乏、大量沙漠化土地耗水量大的现状,引进了耐旱、耐寒及耐盐碱且绿色覆盖周期长的甘草进行种植,这对减少沙尘暴、防治沙漠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人工种植还可缓解野生资源压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临床、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的需求。近年来,示范园一直在开展甘草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工作。现已建成甘草种子资源苗圃30亩,引进驯化的种子资源有甘草(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刺果甘草、黄甘草等;引进种植的地方种(生态型)有23个,包括盐池甘草、青海甘草、新疆甘草、陇西甘草、内蒙甘草等。建成年产100万株优质甘草种苗的甘草快繁中心,并建成标准化的人工甘草采种基地1000亩,现已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甘草种子生产基地。此外,示范园还建成甘草核心示范区5000亩,在全市范围内带动推广甘草种植30万亩,形成了集种植生产、科技示范和成果展示于一体的辐射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示范园已成为全市规模最大、产业最多的园区之一,各产业种植面积已形成一定规模。同时,经过多年防沙治沙工作的不断推进,改变了治沙绿化方式方法单一的局面,对绿化进行准确合理的定位规划,结合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沙区特色林果产业化发展,提升了绿化工作景观化、功能化、特色化水平,基本实现了“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转变、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绿化目标。通过建立甘草产业科技园和酒文化博览园,巨龙公司不但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及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名片
毛伟民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供销合作社主任
记者:除了打造酒文化博览园外,还通过哪些方式来推广公司产品?
毛伟民:除了通过建立酒文化博览园来提高产品知名度外,公司还通过参加展览会等方式,提升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另外,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体系,营销网点遍布甘肃省内各地。公司还建有巨龙现代农业物流港,实现了农产品流通、运输、交易、仓储及配送。而“巨龙网”电子商务网上供销合作社服务平台的建成则实现了产品“走出去”的目标。目前,省外市场已辐射到北京、广州、新疆、河南、青海、内蒙古等地。
记者:甘草产业科技园作为以科技为主的示范园,接下来将如何进一步提升其功能。
毛伟民:首先,进一步扩大甘草种质资源的种植面积,为当地甘草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种子资源。其次,进一步扩大带动推广面积,在已完成30万亩的基础上,辐射带动更多区域和农户投入到种植行列中,增加区域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产量和面积上来了,马上就是要提升产品的文化品牌价值。接下来,公司将会在园区内建设陈列馆,展示农产品、林果、甘草等特色产品,提升特色农产品的文化品牌价值。
记者:现在公司打造的两个博览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除了这两个项目外,公司还有没有其他的产业规划?
毛伟民:巨龙集团公司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的发展,集团下辖十多个子公司。除了白酒加工销售、农业开发、甘草种植与加工销售这些业务以外,公司还从事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购销,酱油、食醋的加工销售,房地产开发销售与物业管理服务,小额贷款与金融投资担保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