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入汛提前较多、降雨强度大,雨情汛情超常,长江中下游干流和洞庭湖、鄱阳湖以及200多条河流水位超警,一批中小水利设施受损,防汛任务艰巨繁重。根据预测,我国多地强降雨还会持续,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在这场与暴雨汛情的战斗中,供销合作社也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有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防汛抢险救灾队伍,全力以赴投入到救灾战斗之中;有的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和供应工作,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抢险工作不受影响;有的抓紧时间与农民联系,调查农田受损情况,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的为受灾群众送去物资等等……在抢险一线,有我们供销合作社人的忙碌身影;在镜头背后,也有我们供销合作社人的无声奉献。这场众志成城的防汛抢险救灾战斗中,离不开我们供销合作社人。
虽然没有站上防汛大堤,直面滚滚洪水并参与抢险,但是刘帆依然对自己的团队在抗洪救灾中发挥的作用充满了自信,为自己是基层供销合作社的一员深感自豪。
刘帆是一名90后,2012年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出人意料地回到家乡安徽马鞍山市含山县创业,做农资销售。经过几番曲折,他成为了含山县丰华供销合作社——一个恢复重建的基层供销合作社的主任。利用供销合作社的平台,他不仅对接上了众多种田大户,还建起了周边农户生产生活需求的信息库。在他的鼓舞下,又有4名大学生加入丰华供销合作社。
近日,当地遭受了汛情,而在这场与天灾的较量中,丰华供销合作社发挥了自己独有的作用。
踏田调查制定救灾方案
退伍军人李永龙是一名党员,也是种田大户,流转种植了近2000亩田地。汛情发生后,他所在党支部的近20名党员都被派往防洪大堤值守。而这些人员中,70%和他一样是种田大户,每个人的农田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以他为例,有400亩圩区的稻田,秧苗自7月1日暴雨以来一直淹在水下,已经确定绝收了。因此,尽量保护好其他田块的秧苗,雨停水退之后确定补种方案以减少损失,对他们来说显得格外重要。
最近,种田大户的手机上每天能收到不同涉农部门和一些农资企业发送的稻田洪灾应对措施的信息。这么多信息众说纷纭,到底该听谁的,种田大户们真拿不准。但是,一直驻守在大坝上巡视、处置险情的李永龙和他的防洪队员们却没有困惑,直竖大拇指:“我们听丰华供销社的!下大雨的时候,刘帆他们几个大学生还在稻田看,他们了解情况,又懂技术。”
灾后补救工作怎么做?种田大户们发现,发送到他们手上的信息,基本上都是笼统地表示要做好排水、补肥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比如每亩施用15公斤尿素、少量的微肥和钾肥。而这些方案在刘帆看来并不合适。刘帆说,这方案一般只适用于秧苗已经比较大的水稻,或者是已经进入分蘖中后期的秧苗。现在,大户们的地都是流转过来的,为消化地租成本,只要是合适的田块都是麦稻两茬两季连作,因此大部分都是才收完小麦种下的水稻。连日的暴雨,即使是岗地稻田,地势较高没有受淹,底肥也都被流水冲走了,这时候就不该仅仅是15公斤尿素,而是必须增施大量复合肥了。在实际应对中,就某一块田地来说,到底是受淹3天还是5天,苗情长势如何,情况就更复杂了。
因此,针对种田大户的灾后补救工作,丰华供销合作社给出的方案各不相同。刘帆自豪地说:“除了我们,没有人能够在灾后第一时间赶到他们的田里。”丰华供销合作社首先做的就是踏田调查,用脚踩到种田大户的田里,深入到每一个农户的每一处具体田块,看他是岗地、圩地还是一般的平地,了解实际受灾情况以及后续排水条件。再根据不同播种时间、不同品种、不同苗情,点对点制定针对性的补救方案。为抢农时、减轻水害,在下去走访时,很多地方还淹着水,路都不通,“这也拦不住我们。”刘帆说。
供销平台全程协助一站式服务
7月5日,暴雨稍停,正在做踏田调查的刘帆,手机铃声一直响个不停。因为他和种田大户们早已约定,水一旦开始往下退了,一定要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自己,到现场看看能不能救、怎么救。而每接一个电话,刘帆和他的同事们,都特别叮嘱大户:雨虽然停了,千万不能把田里的水排尽,必须要留到2寸以上,慢慢来控水。否则,温度一上来,苗马上就会死掉,就像人长时间停留在矿井下重新回到地面,一定要蒙上眼睛,防止视力受伤是一个道理。
正是看中丰华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更接地气的优势,2015年初,安徽省气象局还专门和他们签订合作协议,把他们作为气象监测和预警发布试点平台,帮助气象部门实时上传重点区域实时气象情况,协助他们做好预警发布,做好农业气象服务。这次暴雨期间,农户们就一直能收到气象局和丰华供销合作社联合发布的预警短信。
雨虽然停了,但是天气预报说,超强台风“尼伯特”会在7月9日左右影响到安徽。“台风带来的不仅仅是大风降雨,还会带来大量病虫害。”刘帆说。现在用的都是高效农药,有效期长,一旦喷洒下去,防病虫的2小时以上、除草的5小时以上,就能内吸进入植物体内开始发挥作用,即使下雨也不怕了。因此,丰华供销合作社不得不加快节奏,尽快在台风到来前做好洪灾补救工作。否则,仅就除草而言,再过十天八天就会形成草荒了,很难再防治了。
为赶农时,刘帆和他的同事们每天早上5点,就带着农药来到地头,先把人手安排好,哪块田优先哪块田靠后,什么时间干什么事,优先主次怎么分,用什么药,怎么用,农户只要按他们指导的去操作就行了。趁着台风大雨还没到来,刘帆他们这几天每天都要作业1000多亩,忙到晚上8点都回不了家。
李永龙初步算了一下,这几天,刘帆他们混在一起打下去的农药,一个农户家一般来说就需要七八种,涉及六七个厂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好方案、配齐农药,再按科学的方法喷施下去,除了借助供销合作社平台,其他任何一个部门或者企业都很难做到。即使是只对症找齐农药,一次性配送到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用提成本和效率了。
幸运的是,截至7月11日,这次台风对安徽的影响都不明显。而随着连续出现的几个好天气,一些田块陆续露出水面,后续如何补救,刘帆他们则变得更加忙碌了……
平时储备物资 汛期有我上阵
湖北武穴市供销合作社积极投身防汛抢险工作
自今年入梅以来,湖北省武穴市连续遭受多轮强降水侵袭,境内武山湖、太白湖等湖区险情不断,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全市防汛物资储备调运的“后勤部”,武穴市供销合作社一边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全市防汛抢险突击,一边成立专班夜以继日地组织、调运编织袋、彩条布、救生衣、木桩等防汛必备物资。截至目前,市供销合作社已调运编织袋98万条、救生衣2200条、棉絮34床等,出色地完成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各项指令。
7月2日,武穴市社党委书记、主任虞艳发参加完全市防汛抢险会回后,立即召开机关干部会议,传达了湖北省、黄冈市及武穴市防汛抢险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全市防汛抢险战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抗灾防汛工作中,余川供销合作社退休职工、73岁的老党员陈良主动写请战书,要求参加防汛突击队。像陈良这样的供销合作社系统老党员,积极要求参加防汛抢险并不少见。市社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这些老同志或筹办编织袋等防汛物资,或在单位值班,做到尽心尽力尽责,体现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
日前,为了表达对防汛抢险一线官兵战士的崇高敬意,社属鑫凯烟花爆竹公司、鑫康医药公司、广新日杂公司、土产公司、武穴商场等5家企业,还精心挑选了日常医药保健品和生活急需用品,来到某舟桥旅驻地武穴明德小学进行慰问,共叙鱼水情。
(武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