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7月1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党建下沉 服务靠前
江苏东台市社民星茧丝绸公司推进党员结对挂钩服务
□ 本报记者 白京京

东台市民星蚕业专业合作社党员为蚕农进行技术指导。 资料图

    7月1日,在江苏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表彰大会上,56岁的许其相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听说记者要采访他,他憨厚地笑笑说:“干的都是普通工作,没啥可说的。”

    许其相从1978年起就在东台市富东镇(现为富安镇富东社区)供销合作社蚕茧站工作,1999年东台市社牵头成立江苏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及东台市民星蚕业专业合作社,并在基层乡镇建起了50个蚕茧收烘站和蚕业合作分社,许其相成为富东镇的收烘站站长和分社负责人,同时还被选为民星蚕业专业合作社中片党支部的支部委员。

    作为服务带头人,许其相为了蚕茧质量、数量能不断提升,实现蚕农订单保购,常年走家串户。如今蚕农增收了,种养规模扩大了,富东蚕茧收烘站、富东蚕业合作分社因此获得了2015年度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先进第一名,也为许其相去年初签下的“党建与经济工作”双重岗位目标责任书打了个漂亮的分数。

    这些成绩与推进蚕业产业化进程中,党建与合作社的“双龙头带动”密不可分。一方面,以东台市供销合作社为主体组建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覆盖从家蚕制种到丝绸制品整个产业链,成立党委;另一方面,公司牵头成立东台市民星蚕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党总支——形成“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协会)+工厂+蚕农”的龙头带动、多线并行。

    “江苏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东台市供销合作社相对控股企业,把党支部建在了产业链上,再通过‘百千万’工程,既能发挥党组织的能动作用,同时又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对合作社社员产生向心力,拉动了茧丝绸产业链的连锁效应。”东台市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主任崔恒山告诉记者。

    “百千万”工程

    让党旗飘扬产业链

    哪里有经济工作,哪里就有党组织。

    在江苏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办公楼内,“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协会)+工厂+蚕农”模式成员分布图上,只要有代表“民星公司、蚕业协会、蚕桑中心总部及镇蚕桑站”的红色方块和代表“蚕业专业合作社”的绿色圆点,就有代表党组织的红色党旗在“飘扬”。这就是“百千万”工程在这里的直观展示。

    “百千万”工程,即公司的100名固定党员分别与各蚕桑生产镇村、基层供销合作社、缫丝厂1000名联系党员结对,形成百名直属“固定党员”结对千名“联系党员”与万个养蚕科技示范户挂钩服务,带动全市20万蚕农增收致富,促进东台茧丝绸产业做大做强。公司党委书记丁志用说:“近年来,蚕业同农业领域其他产业一样出现为农服务到户难、蚕茧产量质量提高不快、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较慢等问题,如何解决为蚕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巩固发展东台市茧丝绸特色产业?我们启动‘百千万’工程,同市桑蚕技术指导管理中心、市蚕业协会和民星蚕业专业合作社实行四位一体协同运行”。

  党建下沉  服务靠前

  党组织的融入让整个产业链紧密联结,实现了合作社、合作分社党组织全覆盖,茧丝绸、贸工农优势全整合,固定党员、联系党员与养蚕科技示范户全对接,以党建带动产业发展取得实效。据了解,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现有党员112名,下辖2个直属党支部和1个合作社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合作社吸纳5.5万多户蚕农为社员,茧丝总量占江苏全省的20%,2015年实现茧丝绸销售16亿元;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供销系统百强企业”“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公司党委多次被盐城及东台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组织引领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在自身发展中同步建立的惠农利农长效机制正致富一方百姓。

  “堡垒旗帜”惠农“三不愁”

  “一个党组织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茧丝绸行业源头在农村,蚕农是行业的根本,我们实行党建工作下移、党员服务靠前,解决蚕农一家一户办不好、办不了的事。”丁志用表示。

  于是,“明确服务目标”“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成为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把“堡垒旗帜”用于为蚕农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题中之义。

  为真正把蚕业产业链连成一条线,“百千万”工程最大程度发挥“党员带党员”效应,百名固定党员通过和蚕桑村党支部“联姻”、组建党员农技服务队等方式与千名联系党员对接。对接后,明确联系党员、茧站人员挂钩“科技示范户”到户指导和服务,积极为其提供全程化服务,优先进行技术培训,优先提供机械消毒,优惠供应蚕用物资,根据蚕茧交售数量质量进行适当奖励等措施提高示范户生产水平……

  许其相所在的富东蚕茧收烘站被选为民星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8个党员示范区之一,站长岗位被定为党员示范岗。“眼下正是桑瘿蚊病虫害高发期,如不引起重视,肯定造成大损失。”许其相说。东台市民星蚕业专业合作社中片党支部与集贤村、桥梓村党支部对接,他则和集贤村党支部副书记谢德来、桥梓村党支部书记吴卫国等联系党员对接,通过向蚕农发送短信、下发资料、农村广播等方式及时进行防治宣传。与此同时,合作分社的党员农技服务队在走访时,如发现有尚未采取防治措施或仍未理解防治必要性的蚕农,会上门宣讲指导。“和联系党员对接,办事效率更高了,效果也更好。”许其相说。

  东台市民星蚕业专业合作社西北片党支部与梁垛镇梁南村党支部实现对接后,梁南村现已成为闻名全国的蚕桑专业村和栽桑养蚕致富农民模范村,还是江苏省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基地和实践基地。

  为了强化这一带动机制,让党组织融入管理全过程,“公司+合作社”采取党企领导“双向交叉”任职,签订“党建与经济工作”双重岗位目标责任书,把党建工作目标、经济效益和个人报酬紧密挂钩;设立“党员示范区”、“党员示范岗”,开展“比一流贡献,争一流业绩”劳动竞赛。同时,镇村组和贸工农各方热心蚕桑事业的党员干部也被充实到合作社领导层,规范其党建和经营工作。

  有党组织“坐镇”,蚕农“三不愁”——养蚕期间有人登门指导,养蚕技术不用愁;蚕茧收购前茧站有人上门约期交售,卖蚕茧不用愁;有合作社做保障并二次返利,收益不用愁。东台市富安镇桥梓村的丁国华家现有桑园9.5亩,去年春茧秋茧养蚕收入6万元,非蚕期又利用闲置桑园套种荠菜收入1.4万元。在党员干部“帮护带”下,他的养蚕信心越来越足,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养蚕大户。

  如今,通过“百千万”工程千方百计为蚕农服务—蚕农得到实惠反哺产业—产业有序发展造福地方,形成一个闭环,由“党组织+合作社”来实现环环相扣。而这一闭环的带动效应,使得东台已成为全国的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东台茧丝绸”成为响亮的城市名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