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供销合作社认真抓好综合改革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日前,该市社党组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及凤阳小岗村视察讲话精神,研究部署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各地供销合作社不等不靠,主动抓好当地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按照综合改革的要求,近年来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一是积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地供销合作社紧紧依靠各类专业合作社对当地农业开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服务。今年,凤阳红旗手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村改革之村小岗创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对该公司4300亩高产示范田进行全程“耕、种、管、收、卖”的特色服务。与凤阳枣巷镇七个行政村签订4.4万亩小麦全程化服务合同,即农民只需支付每亩70元钱,即可获得合作社提供的小麦“一喷三防”病虫害防治,小麦低荐收割,秸秆打捆清运或全量粉碎还田,土地旋耕四项服务。为提高午季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合作社在枣巷社区流转土地82亩,建设秸秆收储中心,购置了抓草机,包夹车、地磅、加压打捆机设备。今年午季共收购加工秸秆12000吨,为当地农民增收150万元。
二是组建电子商务公司实现新发展。明光市供销合作社引进资金组建明光市供销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该公司在乡村布局综合服务社90个,城区服务社10个,发展特约商户150家,实现线上交易额1500万元。凤阳县供销合作社以40%的股权参股凤阳县凤网电子商务公司,利用供销合作社剩余资产,采取评估入股形式总投资2460万元,参与凤阳县新百大超市连锁公司经营,对原县农资公司、门台、造纸厂、二铺、管沟基层社进行改造,成立四个大中型超市,总营业面积10200平方米,在超市中融入凤网电子商务公司“微农”商务平台,为农民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搭建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物流平台,有效解决了农村信息不畅,物流不通,办事不便的问题,推动了凤阳县新农村建设信息化水平。去年改造的4个基层社入股分红23万元,解决供销合作社下岗78人就业,达到供销合作社资产保值增值的目的。
三是积极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天长市供销合作社在大通镇、金集镇等条件成熟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农民资金互助社,开展资金互助。按照省社要求规范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的要求,规范社员入股,强化资金管理,促进农民合作社资金互助稳妥健康发展。市社总公司投资500万元入股凤阳农商行,参与农村金融服务。凤阳县大庙镇东陵村农民资金互助社成立之初入社社员只有20余户,入社资金7.8万元,目前已发展社员330户,入社资金130万元,发放互助资金2460多万元,利息收入260万元,及时为社员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凤阳凤凰岭农资专业合作社,开展测土配方,为农民提供化肥、农药供应服务。南谯区珠龙蓝莓合作社种植面积600亩,今年喜获丰收。明光市苏巷供销合作社成立“为农服务中心”,引进资金,已建粮食仓储用房2600平方米,占地21亩,购置粮食烘干设备三套,年烘干能力8900吨,购置大型农业机械20台(套),总投资380万元,开展土地托管服务1万多亩。明光石坝镇供销合作社引进资金,建标准化粮食仓库2400平方米,占地39亩,购置低温烘干设备,年烘干粮食能力1.5万吨,购置农业机械20台(套),托管半托管土地1.9万亩,农资供应5000吨,总投资600万元,千方百计为当地农业和农民提供各种惠农服务。
(方永远 谢雅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