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7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广西玉林市社:“三产融合”鼓起农民钱袋子


    当前,加快推进农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供销合作社把为农服务放在首位,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农民生产生活,积极拓展服务范围,努力创新服务方式,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社会化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

    玉林市社一方面发挥好供销合作社的体制、网络、品牌等优势,引导带动农民发展品牌农业、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另一方面,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通过加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农技推广机构、地方金融组织等的密切合作,拓宽为农经营服务领域,形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合力。引导社有企业、农批市场、连锁超市与新型经营主体对接,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推进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培育发展龙头企业55个,发展农产品种养基地183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53家,入社社员16163个,带动和服务农户8.1万户,每年帮助农民实现收入4.6亿元,年均增长5.07%。现有各类专业协会12个,入会成员3497人,形成了“厂家+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解决了农民卖难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围绕破解“谁来种地”的问题,玉林市社与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培育土地托管服务主体。在有条件的社有企业成立农业服务公司,基层供销合作社组建农机、植保等服务型农民合作社或专业服务队,加强与村“两委”合作,搭建土地托管服务平台,面向本市农业产业集群,采取大田托管、租赁承包、股份合作、订单销售等多种服务方式,提供“菜单式”“保姆式”托管,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此外,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农产品经营网络的基础上,玉林市社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对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升级改造。充分应用大数据平台,积极打造“网上供销社”,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新网工程”建设为基础,打造基地建设、收购加工、仓储保鲜、交易配送系列化的流通服务链条,推进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陆川县供销合作社创办科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实体﹢公司﹢网店”的经营方式,开展农村电子商务购物和物流配送,将本地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新建、改建农家店2510个,配送中心(站)76个,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点)92个,综合超市108个,有效扩大了农村消费,促进了“三农”的发展。

    全方位服务农民生活

    为着力打造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玉林市社积极争取整合有关涉农部门资源,加快城镇社区服务中心、站和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农资、日用消费品、文体娱乐、养老幼教、就业培训、信息咨询、费用代收代缴、电子商务、便民金融业务代办等多样化服务。实行“县基合一”治理新机制,统筹管理开发县域内供销合作社资源,发展城市商贸中心和经营服务综合体,提升供销合作社沟通城乡、服务“三农”的辐射带动能力。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建成综合服务站(社)479个(其中巩固完善村级综合服务社10个),便民金融业务代办点36个,农资经营示范店43个,农民技术学校(培训点)15个,今年培训农民9.8万人次。此外,积极参与“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服务全市旅游业发展,把供销合作社再生资源回收网点、集散交易中心、区域分拣加工中心、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加快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步伐。

    农村合作金融是增强供销合作社为农功能、提升服务实力、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的新型手段和重要途径,玉林市社在人口密集的乡镇村屯,依靠基层社网点,与金融、保险部门合作,建立“三农”金融服务室,为农民提供存取款、小额贷款、财产保险等服务。例如,陆川县供销合作社系统以基层社、社有企业、农业合作社及其社员、供销合作社职工等自愿注资“资金池”互助形式筹资成立了2个小额投资公司—陆川县绿峰山投资有限公司和陆川县乌石瑞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社员内部实行无抵押互助贷款,逐步缓解农业生产中资金不足、数额小、分散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难题。

    此外,玉林市社发挥自身优势,立足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通过领办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种养等方式,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特别是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农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精准帮扶服务。目前,电商扶贫行动计划已在博白、陆川、容县等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全市442个贫困村组织实施。据悉,从今年起,该市社将利用3年时间,在各个贫困村,改造建立多功能的新型村级综合服务社。

(桂讯)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