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7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把好“三关”严防诈骗案件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成功堵截网络和电信诈骗115起
□ 廖鹏涛

        

  近年来,网络诈骗、电话诈骗等案件频发,对客户资金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积极转变安全理念,强化柜面合规操作,提升全员防诈骗水平,最大限度防范诈骗案件发生。今年1-5月,全省农信社已成功堵截了115起网络和电信诈骗案件,避免了363.61万元的资金损失。

    把好“责任关”,明确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该省农信社高度重视网络和电信防诈骗工作,研究案件新特点、新动向,深入查摆防范的弱点难点,结合形势不断调整防范措施;全面提高临柜人员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对待客户每一笔业务,积极履行主动提醒义务、担当主动宣讲责任,做到勤观察、勤沟通、勤核实,守牢“最后一道防线”;强化对大堂经理、自助银行巡检人员、网点保安的管理,在营业厅及自助银行区内重点关注有异常行为的客户,一旦发现及时上前了解情况,防止客户遭遇电信诈骗,保护客户资金安全。

    把好“教育关”,练就识破骗局“火眼金睛”。该省农信社把防范诈骗违法犯罪作为干部员工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和合规教育。今年,江西省农信社以管理提示等形式下发防诈骗情况通报30余次,组织员工利用晨会、例会时机进行学习,掌握辨别各类诈骗犯罪典型案例的伎俩手法、翻新花样,切实提高了防范敏感性和洞察力。5月28日,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集中开展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专项宣传活动,帮助客户提高防骗拒骗能力。同时,江西省农信社结合送金融知识下乡、进社区等活动,加大对人流量大、诈骗案件易受害人群的防范诈骗宣传力度,通过电子显示屏、公示栏、手机短信、口头提醒、张贴醒目标识、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进行安全教育提示。

    把好“处置关”,筑牢防范诈骗“铜墙铁壁”。该省农信社严格执行实名开户、身份证联网核查等规章制度,增强识假、防假的业务水平,杜绝冒名开卡和冒名查询等情况发生。各单位根据实际研究相关防范预案,明确事件处置流程和方式方法,提升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加强与当地公安的沟通联系,密切配合,在案发时形成报警、司法查询、冻结账户、协助侦破案件、保护客户利益的快速联动机制,尽量避免或减少对客户利益的损害。同时,江西省农信社建立防范诈骗奖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员工积极参与到防范和打击诈骗犯罪工作中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