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茶叶按工艺区分共有六大类:白茶、绿茶、黄茶、红茶、乌龙茶和黑茶。近年来,随着白茶市场日趋火热,茶客们却晕了!政和白茶、福鼎白茶、黄山白茶、云南月光白等是白茶,那安吉白茶、天目湖白茶、蜈蚣岭白茶是不是白茶?为了清楚回答这个问题,茶人不知要费多少口舌。为此,我特撰写此文,帮助茶友区分甄别此“白”和彼“白”。
此白:系指按照晾晒萎凋工艺加工命名的白茶。将采摘的鲜叶晾晒萎凋至九成干,然后用文火烘至足干,如:政和白茶、福鼎白茶、云南月光白、婺源白茶、黄山白茶等。此白,不炒不揉,属轻发酵类茶叶,是加工工艺最原始、加工工序最简单的茶类;此白,始于神农时期,发源于湖北神农架一带,至今已有5000年悠久历史;此白,在唐朝以前独霸天下,随着蒸青茶的发明而逐渐衰落,明代诞生炒青茶,之后又产生黄茶、红茶、黑茶和乌龙茶,此白市场份额愈发减少,20年前几近湮灭;此白,在北京市场的复兴,源于2006年以后宣传推广,福鼎、政和两地茶人和政府共同发力,2013年后市场销量激增,影响带动多地白茶崛起,并在全国引发“白茶热”。
彼白:系指用白化变异种茶树原料加工命名的白茶。彼白,按绿茶工艺加工,即将采摘的鲜叶经摊晾、杀青、理条、烘干,如安吉白茶、天目湖白茶、吉安白茶、歙县蜈蚣岭白茶、湖州白茶等。彼白,最早文字记录见于宋徽宗大观茶论,当时为蒸青类的龙团凤饼紧压茶。彼白,十年前的市场火爆源于“安吉白茶旋风”。安吉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白茶母树,三十年励精图治,通过扦插无性繁殖,现拥有茶园面积17万亩,产值20多亿元,一片树叶富了一方百姓。安吉白茶因为售价高、效益好,带动全国其他茶区引种白茶苗。安吉白茶的最大卖点是氨基酸含量高达5%—10.6%,但茶多酚含量低,只有普通绿茶的一半。安吉白茶的外形整齐漂亮,十多年前我曾亲自到安吉考察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可以肯定的是安吉白茶品种特色突出,厂房干净明亮,生产设备良好,采摘、摊晾十分讲究,但是安吉白茶(毛峰类)工艺存在致命缺点:将杀青和理条两道工艺合二为一,在往复式槽形理条机上完成。我们知道:绿茶杀青技法要领是——捞得净、扬得高、撒得开,这样既有利于茶青均匀受热,又有利于热气和青腥气散发,保证茶叶的鲜灵度。二合一工艺导致安吉白茶杀青不匀,U形槽底部茶青易焦糊、中部易闷、上部易生,加工严重背离了绿茶杀青的技术精髓。同样的,天目湖白茶、江西吉安白茶,歙县蜈蚣岭白茶、湖州白茶如出一辙,同样亟待改进。
彼白,虽名曰白茶,实属绿茶,以原料色泽命名无可厚非,且市场推广宣传早于此白(福鼎白茶)20年,若强令改名不合情理,若不改名则混淆视听。为此,我提议,彼白生产企业可在包装产品名后加注(绿茶类),以利消费者区别。
然而,彼白亦可为此白。今年4月,我选用安徽黄山歙县蜈蚣岭白化种茶叶原料,应用鸿志白茶专利技术,经晾晒萎凋,研制双白奇缘黄山白茶,试验获得成功。双白奇缘外形松散,色泽油润,汤色清澈、浅黄明亮,香气幽雅、沁人心脾,滋味纯洁、柔和甜美,自然本真,冰清玉润。两白联姻,白茶家族喜添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