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安徽省桐城市供销合作社因地制宜,综合发力,“五招”破解耕地保护“五难”。
该社一是按1:1比例配套资金破解农田建设投入难。实行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资金地方1:1配套政策,亩均投资达1000元。“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2.5亿元,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22.5万亩。二是组建投资公司破解补充耕地难。成立土地整治投资公司,专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实施以及项目融资。“十二五”期间,新增耕地2.69万亩。三是采取土壤剥离再利用破解复垦耕地质量提升难。开展建设项目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工作,并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补充耕地等项目捆绑实施。四是联合办公破解国土资源执法难。成立保护耕地联合执法办公室,实行国土资源、城管执法等部门与街道办事处合署办公,联动开展违法用地及违法建设执法工作。五是以奖代补破解镇村积极性调动难。对增减挂钩项目按每亩不低于5万元委托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实施;对通过验收的新增耕地项目根据地类和等级给予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每亩0.6-1万元奖励,每亩预留资金1500元用于建成项目后期管护。建立村级耕地保护协会与村级耕地保护信息员制度,每年给予1200元的补贴,切实提高各级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林雯生 江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