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6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云南省社:“三带动”“三扶持”助农脱贫显成效

□ 饶俊华

    近年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按照中央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结合行业实际创新开展脱贫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个带动”帮扶一批

    利用社企带动致富一批。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利用社有企业带动,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助推群众脱贫。以云南省种业集团宣威分公司为载体在宣威市境内流转土地8750亩用于玉米制种,其中西泽乡5000亩,务德镇1000亩,龙场镇1100亩,格宜镇1000亩,宝山镇300亩,双龙街道350亩,目前已全面栽种完成。公司采取向农户每年支付800元承包费以及土地升值管理费,同时又返聘当地农民到基地务工的扶贫办法,有效促进流转乡镇贫困户持续增收致富。

    利用产业带动致富一批。针对迤那村土质深厚、泡松、透气性好、弱酸性的特点,省社引导该村农户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增加收入。2015年5月,在迤那村试种重楼10亩,经云南白药厂专家实地查看,确认该地区适合重楼种植。试种的重楼2016年10月即可出售。2017年计划根据云南白药厂需求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此外,省社还在迤那村推广百合种植。2015年12月,在该村种植百合1000亩,并着力解决百合的种植、储存保鲜、包装和销售渠道等问题,提高附加值和品牌效益。目前产品销往省内外,通过种植百合帮助农户均实现收益1万元左右。

    利用合作社带动致富一批。为实现种植、养殖上规模,管理科学化,做到统一品种、统一质量、统一销售,确保收益,云南省社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引进宣威市太坤调味品厂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辣椒规模化种植,成立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公司以最低保护价收购,保障农民利益,每亩辣椒收益4000元以上。今年在迤那村种植辣椒200亩,2017年计划发展到1000亩。引进宣威市学平种植科技有限公司在迤那村发展豌豆种植,成立豌豆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迤那村种植豌豆150亩,公司以保底价收购,农民每亩豌豆收入6000元以上。2017年计划发展到1000亩。

    “三个扶持”帮扶一批

    开展技术扶持。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积极组织开展测土配方,为农户提供科学选种和施肥建议。邀请昆明加齐复合肥厂技术人员到脱贫挂钩点开展测土配方服务,重点检测豌豆、辣椒、百合、重楼等种植基地,分析了土壤成分,根据土质情况推荐选种品种和用肥建议。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帮助年轻人实现就业。省社安排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与西泽乡中学对接,吸收西泽乡中学中考落选学生到该校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并解决助学资金,为他们就业脱贫打下基础。积极探索发展“合作社﹢庄稼医院﹢贫困户”服务模式,依托合作社成立庄稼医院,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技咨询服务。

    开展农资扶持。2016年春耕,云南省供销合作社云农股份公司为西泽乡提供化肥25吨,向困难农户赠送化肥,资助贫困户完成春耕生产。同时,省社充分利用深入村寨的综合服务社,为迤那、和乐、和睦等村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等供应,保障农户农资需求。

    开展流通扶持。充分发挥曲靖市供销合作社淘宝“特色中国·曲靖馆”的作用,把迤那村的百合、洋芋片、豌豆等农产品发布到网上销售。充分利用“供销e家”和云南供销网平台,发布大宗产品交易信息,吸引公司、大户到西泽乡订购。利用“新网工程”和“乡村流通工程”建设项目资金,在西泽、马嘎、迤那等村建设农贸市场,方便农户交易。在马嘎、迤那村新建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方便农民购买生产生活必需品。

    本栏目由河北石家庄灵寿县供销合作社协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