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6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打赢金融扶贫攻坚战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探索创新金融扶贫新模式
□ 苏海波 卢 珊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积极行动,立足行业优势,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创新金融扶贫新模式,以隆化县为试点推出“政府、农信社、农业企业、贫困户、保险”五位一体的“政银企户保”农业合作贷款,真正打通金融扶贫“绿色通道”。

    截至目前,隆化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30个网点已发放涉农扶贫贷款2473笔,金额2.26亿元,其中合作贷款585笔,金额5993万元,已有1200余户贫困户从中受益,金融扶贫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落实金融扶贫倍增计划,提高金融扶贫服务力度。为更好地发挥金融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关键性作用,隆化联社与县农业政策性担保服务中心和保险公司签署了《隆化县政策性农业合作贷款(政银企户保)三方协议》,充分发挥三方职能和协作优势,推出“政银企户保”农业合作贷款。一是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担保服务中心在农信社开立专户,出资人民币7000万元设立风险补偿金(目前已到位出资1000万元),代表政府负责风险补偿金的日常管理、担保考察、风险预测与控制、贷款办理担保手续等相关工作。二是放大金融扶贫资金乘数和成效。隆化联社对经担保中心认可的借款主体进行贷前调查、贷款发放、催收和清偿等贷款管理工作,并在担保中心实际出资的风险补偿金8倍额度范围内,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种养殖大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借款主体分别提供金额5万元-200万元不等、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的贷款。三是推行信用保证保险。保险公司为担保中心担保的贷款办理保证保险和政策性保险,并按照约定承担保险责任,有效分散贷款风险。四是引进财政贴息政策。县财政部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非贫困户和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办理的“政银企户保”合作贷款,按不同标准予以贷款贴息。

    依托“5+1”工作机制,强化金融扶贫服务质量。隆化联社先后出台了《“致富宝”(政银企户保)贷款实施方案》《“致富宝”(政银企户保)贷款奖惩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明确贷款条件、额度和授信审批权限和工作流程等,为“政银企户保”贷款业务的顺利开展奠定制度基础。一是整合业务流程,同步开展“一站式”贷前调查和保前调查。“五包一”(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乡镇包村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负责人和合作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负责人,五人包保一个贫困户)人员和农信社信贷人员组成“5+1”工作组,进行实地贷前调查和保前调查,并向县担保中心提供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反担保合同,由“5+1”工作组签字,村、乡镇盖章后报担保中心审批。二是优化办事程序,实现联合评审与贷款审批的无缝对接。担保中心提交联审监管小组进行审批后,向农信社出具《担保意向书》。农信社根据联审小组审批确定名单,进行“信用筛查”,对没有不良记录、符合贷款条件的及时放贷、随批随放。

    强化“三种意识”,建立“三项机制”,提升金融扶贫服务成效。“三种意识”一是“效率意识”。隆化联社坚持效率第一、特事特办原则,第一时间进行贷款审批,并在基层信用社开辟“政银保贷款”绿色通道,确保15个工作日内完成,不违农时,不误农事。二是“公开意识”。隆化联社在各基层信用社布放宣传栏,将贷款办理条件、审贷责任、放贷流程等内容进行公开,让广大农户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规定和要求,提高金融扶贫贷款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三是“为民意识”。隆化联社成立宣讲小组,深入乡镇、村组发放明白纸,普及金融知识,让贫困群众、合作社、龙头企业真正明白如何借贷、如何用贷、如何还贷。“三项机制”一是监督机制。隆化联社采取定期回访与实地勘察相结合等方式,跟踪贷款使用情况,避免“贷而不用、贷而他用”。二是精准扶贫与信用体系建设的互动机制。隆化联社将精准扶贫工作与当前开展的“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有机结合,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将农户调查、信用评级、授信及借款户贷款协议履行情况,作为衡量借款人信用程度的重要内容,对完成一个产业周期积极还款的,再次贷款时给予优先和优惠,有效提升了农户的诚信意识,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信用环境。三是风险分散和保障机制。对出现的逾期贷款,隆化联社及时启动“保险公司、政府、农信社”三方风险共担机制,有力防控信贷风险。对恶意欠贷、诈贷的,由县政府成立清偿领导小组依法清收,确保金融扶贫贷款“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实现金融扶贫的可持续性,为脱贫攻坚提供长效金融服务支撑。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