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6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融扶贫助力老区拔“穷根”
江西省安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实施精准扶贫
□ 本报记者 胡宏开

    

    发源于东江源头的江西省安远县与香港同饮一江水,境内山川秀美,独特的地形和红色土壤也使安远成为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总人口39.8万,其中贫困人口达5.25万。当山区、革命老区、国家贫困区“三顶帽子”集于一身时,“脱贫”二字成了安远县发展的主题词。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江西省安远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把重任扛在肩上,擎起了扶贫大旗。

    小额农贷:为贫困户输“金”活“血”

    “以前住的房子是土坯房。下雨的时候,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要拿脸盆和脚盆来装雨水。这两年有农信社办理的10万元小额贷款,我们建起了钢筋水泥的房子,住着相当舒服。”鹤子镇新围村村民郭全生很是感慨。

    郭全生的“待遇”在安远县并非个例,在农村,很多农户通过小额农贷圆了自己多年的住房梦。

    安远联社副主任陈小军告诉记者,该联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最高授信额度可达30万元,根据客户的资产、收入、信誉度确定贷款额度,结合贷款资金、周转期限合理评定贷款期限,对造林农户期限可以放宽至5年。截至目前,该联社发放纯信用小额农户贷款3000多户,金额8亿多元。

    “我们联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是停留在传统层面,而是小额农贷的‘升级版’。”陈小军向记者介绍说,一直以来,小额农贷由于额度小、户数多、工作量大,致使客户经理管户多,放贷效率受影响。为了弥补以上不足,今年以来,该联社变一家一户贷款授信为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整村授信,变农户到农信社申请贷款为农信社进村入户送服务。

    记者了解到,安远联社把该县的151个行政村的几万户小额农贷客户转变为151个村级集团客户,化零为整,化被动为主动,实行一个行政村的小额农贷客户集中授信和年检,解决了逐户授信、用信、年检和贷后检查的繁琐难题。

    产业扶贫:“贷”来春色满园

    安远县独有的红色土壤是脐橙最钟情的家园,当地勤劳、淳朴的客家人“靠山吃山”,脐橙成了当地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国内外,安远也被誉为全国“脐橙之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脱贫致富,需要产业支撑,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对脐橙、猕猴桃、木薯、烟叶、油茶等产业的扶持成了安远联社信贷投放的主要方向。

    孔田镇太平村的村民魏兴友告诉记者:“去年我在安远联社6万元的信贷支持下,栽种了30亩烟叶,盈利4万多元。今年我将烟叶栽种面积扩大一倍,力争盈利8万元。走烟叶种植的路子,我的信心更足了,这份信心和底气来自农信社的产业信贷支持。”

    同行的安远联社孔田信用社主任曾奇介绍说:“我们对种植烟叶的农户发放纯信用贷款,一次授信、一次签约、额度控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由于烟叶季节强,一般2月份种植,6月份收获,我们推行的短期小额信贷特别受到当地百姓欢迎。如今,烟叶种植的示范作用发挥出来了,很多农户加入到了种植烟叶产业的大军中,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如果说安远联社扶持烟叶产业是对农户采取点对点的产业帮扶,而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则是带动整个产业群。

    坐落在安远县孔田镇上魏村的安圣达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果业种植、生产、加工、运输为一体的大型公司。该公司总经理谢传金对记者说:“公司的一步步壮大与农信社长年的信贷支持分不开。我们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果业的发展,并解决了当地百姓就业,形成了一个示范窗口。”

    “村村通”工程:“普惠”变“特惠”

    “以前为了取一笔社保款或领一点粮种补贴,往返一趟圩镇需要大半天,路上又很不安全。如今农信社搬到了家门口,随时可以到助农取款服务点办理业务,农信社真为山区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孔田镇高屋村坝仔小组村民高海峰高兴地说。

    陈小军介绍说,安远联社于2014年1月22日在全县挂牌开业首个农村信用社便民服务点,到2015年7月,在18个乡镇、151个行政村全部开通助农取款服务点,实现了金融服务“村村通”。

    助农取款服务点自开办以来,累计为农户办理业务310373笔、金额20994万元,为农户节约往返路费100余万元。“村村通”工程的推出,有效解决了边远山区农户“取款难”和农信社金融服务“对接难”这一矛盾。

    “村村通”全覆盖的实现,在给老百姓享受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也给助农取款服务点的商户增加了客流量和销售量,并增强了政府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效果,形成了“商户乐意、农户如意、政府满意”的多赢局面。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