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6年6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扒龙船”闹端午

□ 林长华

    蝉鸣悦耳,稻香沁脾,东山岛的端午龙舟又踏浪而来。东山岛赛龙舟俗称“扒龙船”,“扒”就是划的意思。

    记得小时候,屋后有好几个天然大浴盆。每年端午节吃过“薄饼”,小伙伴们就呼朋唤友,头顶着洗地瓜用的大木盆冲向塘边,将盆放入塘中,人坐其上,双手当桨,优哉游哉地扒龙船,着实过瘾。

    那时,海岛人文化生活匮乏,每每听说哪个乡村有扒龙船,四里八乡的亲朋好友都会前往看热闹。那时候没有公共交通工具,为了看龙舟,只能步行到亲戚家住一夜。小孩子兴奋得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第二天定是睁着两只熊猫眼。端午节做客,总奢望桌面有更多菜色,虽说亲戚们穷,但他们总会设法煮一大锅稀稠的面条、糖粥、蚝仔粥之类,这算是尽了盛情。在困难年代,小孩子做客图的就是吃。尽管家长不时用鹰一般的眼睛盯着,暗示吃相要好、不要吃过量,但是孩子们哪管得了那么多。“以粮为纲”“战天斗地”的艰苦岁月,端午节却延用了古代元宵节“金吾不禁”的风俗,农家人得了个不出工的机会,姑娘小伙借看“扒龙船”之机,互相考察对方才貌言行,端午节倒成了海岛人的情人节了。

    那时讲究过革命化节日,“龙”与“牛鬼蛇神”同等待遇,因此龙船自然没有半点“龙”的装饰,人们干脆把“龙”去掉简称“扒船”。扒龙船以生产队为单位,在买背心都要凭布票的年代,参赛者没有统一队服。男的大多只穿短裤光着上身,奖品也不是金牌,多是发《毛主席语录》或锄头、畚箕等农具。但是参赛者个个士气高涨,人们认为一场比赛能够在稠人广众之下取胜对方,已是最高殊荣。此外,参赛者都可以放开肚皮吃生产队香喷喷的油饭和红烧肉。岁月更替,在只恐不瘦的当下,人们对红烧肉、猪油饭早已不屑一顾,但上了年纪的人都对昔年御膳般的美味心存感念。

    现在,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东海端午节的“海龙”“塘龙”异常活跃。2012年龙年端午节,举行过一次规模空前的“关帝杯”龙舟赛。从浙江订造的龙舟装饰得栩栩如生,这也算是我平生头一次看到“海龙”。当地文化人独运匠心拟出的应景征联“龙年龙月龙日龙时龙舟越龙脉入龙门龙腾龙地”吸引国内外联友竞相应对。端午节那天,8支男女龙舟队在东山岛滨海古城铜陵镇“海上舞台”闪亮登场,万人空巷。旧时扒龙船是男人的“专利”,妇女踏上船头便被视为违禁,如今解脱世俗桎梏,龙舟赛中也有海岛女性展示力量的身影。巾帼赛须眉,水上展英姿,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说来有点怪,东山岛人除非大型比赛,并不喜欢在海中扒龙船。缘因人们认为海中扒龙船观赏性差,远距离看不清楚。倘遇风大浪高,逆水行舟相当吃力。于是,传统的池塘扒龙船经久长盛,好多乡村年年塘中赛龙。池塘扒船比起规模壮观的大海龙舟竞渡,船只、赛场是小多了,但安全系数高、欣赏距离近,四围塘岸、民宅均是全方位看台。扒船比赛牵动着每个村民的心弦,围观者一边尽情观赏,一边为选手鼓劲加油。倘有亲友在其中,心也自然随着他的木桨起落飞舞,真正领会到什么是扣人心弦。塘上塘下,划桨声、锣鼓声、呐喊声,交织一起,激浪荡波,构成一幅场面壮观、乡情浓郁的风情画。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两船首尾咬得很紧,差距不大,直到夕阳西下,仍然难解难分,浓兴未尽。这一来,比赛时间往往得拉长好几天。

    扒龙船是力与技的展现。“力”来自手中的桨,桨向后划水,水给桨一个向前的力;“技”,就是窍门。深谙此道的表哥谈起扒龙船技巧,总是很兴奋。他说,头手要选强壮有力者任之,尾内柔韧性强的人为首选,舵手要察言观色、司鼓手应是机敏灵活之人。总之,扒龙船要配合默契,随着船上有节奏的锣声鼓点,一响一桨,以整齐划一的动作挥桨劈波,奋力向前。

    在许多传统民俗日渐式微的今天,东山岛端午节的塘龙、海龙仿佛越养越壮的真龙,异常活跃。“龙壮英雄岛,龙腾蓝土地”,一个个健儿如龙,他们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他们推波斩浪,奋勇争先。扒的是龙舟,拼的是精神。扒龙船让海岛人“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龙舟精神得到升华,成为了海岛人一种独特的精神支柱。

(作者单位:福建东山县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