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安农村商业银行实施的‘百企越冬’工程,为我们经济寒冬期的企业点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心暖暖的。”采访中,江苏南通安恒化纤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子胜向《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记者倾吐着内心的感激之情。
“作为地方银行,我们要做一个有使命感的良心银行,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双赢。” 海安农商银行董事长徐晓军表示。
经济下行期,针对部分行业、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市场需求不足、利润下滑等困难,海安农商银行与企业同舟共济,不抽贷、不压贷、不延贷,不断加强对县域重点企业、企业技改、科技转型资金支持,解决重点板块企业资金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擎起了一份大爱。
筛选企业 实行“名单制”管理
“海安农商银行实施的‘百企越冬’工程,为广大中小企业注入了强大的资金活力,它不仅是御寒之旅,也是暖春之旅。”海安农商银行行长黄建新告诉记者,在今年4月的“百企越冬”工程启动仪式上,海安农商银行对全县100户企业客户进行现场授信授牌,授信总金额为33.49亿元,增量10.2亿元,并郑重承诺:“有授信即可有用信。”所授信用额度,只要企业有资金需求,可在第一时间获得用信。
在实施“百企越冬”工程中,该行以扩大信贷资金覆盖面和受益面为重点,组织开展走访营销,筛选目标客户,挖掘有效信贷需求,拓宽信贷服务覆盖面。
该行公司业务部、零售业务部加强与县发改委、税务、招商等部门对接,多渠道采集企业信息;对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重点企业,结合企业纳税、技改项目信息,筛选有销售规模、技术领先、利税贡献度大的优质龙头企业,并通过征信系统查询,结合对企业负债状况实地调查,筛选出实际借款金融机构不超过3家,全部银行借款金额不超过3000万元的优质发展企业。
客户经理对筛选出来的企业实施“扫地式”走访营销,通过“打包式”授信服务、差异化利率定价,形成系统化金融服务方案,为县域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撑。
逐户对接 采用“一企一策”模式
“实行名单制,我们有了具体的服务对象。但企业各有不同,我行接下来的是逐户对接,一户一策制定方案。”海安农商银行公司业务部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海安农商银行按照全县纳税百强企业名单,逐户上门了解企业资金需求,进行“点对点、一对一”的对接,有针对性地了解企业信贷需求,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办法,量体裁衣,为企业获得信贷资金进行“私人订制”。
记者从该行了解到,为了解决企业的担保难问题,海安农商银行整合辖内企业资源,创新推出组合贷、应收账款质押、票据池、产业链担保等新型担保方式,不断提高企业客户贷款便利性。
在还款方式上,该行因企施策,根据企业资金链状况,实行整贷零还、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中长期放款、预约转贷等多种还款方式,解决不同企业的还款压力。
此外,该行还将“阳光信贷”授信方式引入小微企业,对经过阳光授信的小微企业,做到两年授信期限内,贷款一次授信、一次签约、额度控制、随用随贷、周转使用,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资金难题。
提升服务 优化信贷流程
在优化信贷服务流程上,该行是多管齐下。
为全面提升信贷管理效率,海安农商银行推进信贷审查审批专业化、集中化,优化信贷业务前中后台设置,推进信贷条线事业部制改革。该行从2015年末开始推行大额贷款集中上收,公司业务部下设五大信贷服务中心,分布于高新区、开发区、墩头镇、曲塘镇、李堡镇,以点带面,辐射全县各乡镇,各信贷中心大客户经理专门负责具体企业客户维护管理,增强与企业客户之间的联系,提高信贷服务效率。
公司业务部的有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该行还建立了预授信制度,对同意续贷的客户提前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在贷款到期日前审批手续办理完备;审批完备后提前落实相关用信条件,确保在贷款归还后次日及时发放贷款。
“开展转贷工作,也是我行的一大亮点。我行作为江苏省预约转贷首批试点行,出台了《‘预约转贷’贷款暂行管理办法》,解决了借款人因实际经营周转占用资金较多或资金回流周期延长等原因导致资金紧张问题。”上述公司业务部的负责人补充道。
为了使客户尽快拿到资金,在信贷流程上,该行全面实行限时服务承诺。该行公开承诺新增100万元以下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流程不超过3个工作日;100万元至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流程不超过5个工作日;1000万元以上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流程不超过7个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