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6年6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转型与创新:银行的逆境生存指南
中国金融创新论坛在京举行
□ 本报记者 李玉萌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推进,银行“吃息差”的生存模式正在成为历史,只有那些主动转型创新的银行才有资格迎接挑战、拥抱机遇。

    5月31日,由《银行家》杂志、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产品中心、银行家研究中心、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金融创新论坛暨“2016中国金融创新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论坛探讨银行转型  触网触电是趋势

    “2016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上午论坛以“逆境中的银行业转型与创新”主题。由《银行家》杂志联合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对话》栏目的形式展现。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祖继、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银行家》杂志社主编王松奇、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秘书长杨东平、安永明华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首席合伙人陈凯、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焕利与主持人陈伟鸿同台对话。

    面对网生代 “等不了”“手机就是钱包”“100元便可做投资” 的金融消费习惯,传统银行正在积极追赶潮流,最大程度改善用户体验。

    中国建设银行的做法代表了多数传统银行的发展趋势,行长王祖继表示银行要提供“互联网+金融”所能提供的服务,例如建设银行现在有微信、手机、网络银行三大金融服务渠道,建立了三大金融的运营服务平台。支付、理财、融资,包括网贷,都可以通过这些渠道迅速办理。

    银行“触网”“触电”,看似优势不足、不务正业,但确实不断追随着用户需求,扩展了服务客户的维度。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点明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做互联网业务,银行应该提供信用价值的最大化。”

    嘉宾们对银行的转型发展看法一致,内部的产品研发和服务提供,一切围绕客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外部坚持稳健经营前提下,寻求合作,互利共赢。

    评选立足业务创新 跨界成常态

    中国金融创新奖评选活动自2007年起由《银行家》杂志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8届。

    与以往相比,本届获奖案例的突出特点是:

    首先,金融创新的意识越来越强,金融创新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包括紧密跟踪客户需求,依靠互联网、电子化、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进行跨产品、跨条线、跨市场产品创新、以便利客户为目的的服务创新、以精准营销为目的的营销创新。

    其次,金融互联网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银行通过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实现了收益的高速增长。

    再其次,在2015年经济结构调整、金融改革政策背景下,各家银行将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策划、品牌形象等资源进行整合,增加整体竞争力。最后,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在小微企业贷款中蕴藏了巨大的创新潜力。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