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6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4月外贸数据回归常态 向好迹象显现


 

    本报讯 海关总署近期发布4月进出口数据显示,4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95万亿元,同比微降0.3%。其中,出口同比增长4.1%,进口同比下降5.7%。有关专家表示,4月数据反映了我国当前外贸形势开始回归常态。

    继2月出口同比下降20.6%、3月出口同比激增18.7%之后,4月出口同比实现4.1%的小幅上涨。“上述数据中的基数作用显而易见。去年2月,出口上升48.9%。去年3月,出口下降13.8%,是去年跌幅最大的一月。”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说。在基数优势有所减弱的4月,数据回归了常态。

    以地区分项数据看,前4个月,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国对欧盟进出口增长,对欧盟出口增长1.3%;而对美国、东盟、日本等贸易伙伴进出口下降。特别是对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的进出口下降4.8%,出口下降3.5%。

    在美国经济复苏迹象明显好于欧洲的背景下,出现对欧洲出口增长、对美国出口下降的情况,值得注意。“这个反差反映了国际贸易中的一些新动向:并非经济发展一定带来需求,需求一定带来外需,外需一定带来对中国的外需,对中国的外需一定被中国抓住。”在白明看来,这个链条正在出现松动。还需考虑替代效应——比如美国曾经对我国的需求有可能被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替代。

    “在‘一带一路’的辐射区域里,欧洲是最富裕的地区,欧洲也希望借中国的发展实现互利。而美国的再工业化使很多机会被美国企业内在化,美国制造业新优势也正在形成。此外,中美的贸易摩擦问题、TPP的影响等等,使得‘经济好出口差、经济不好出口增加’的变化若隐若现。”白明说。

    同时,中欧经贸关系有所回暖。对此,白明认为,应进一步推进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和中欧自贸协定谈判的尽早启动。对于目前已在进展中的比如与海合会和斯里兰卡的自贸协定谈判应加紧推进,在研究中的自贸协定谈判也应尽快提上日程。

    事实上,受益于自贸区等的政策红利效应已有显现。比如,此次发布的海关数据显示,前4个月,我国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进出口7921.7亿元,增长3.8%。其中,出口增长4.7%,进口增长3.3%。各项数据均好于整体水平。而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的进出口则主要体现在自贸区、保税区、高新区、开发区等各园区内。近期,国家也推出多项措施帮助外贸回稳向好,包括鼓励金融机构对有订单、有效益的外贸企业贷款,提高部分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扩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试点等。                                   

(赵 静)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