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供销合作社系统积极探索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供销合作社传统业务相结合,以开拓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和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为重点,打造“网上供销社”,努力实现供销并举、双向流通、一网多用、综合经营,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特别是在电商扶贫方面,供销合作社以农村电子商务为抓手,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全国供销合作社“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实施电商扶贫,依托“供销e家”电子商务平台,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创业。同时,加大项目扶持,支持帮扶县供销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开展电商扶贫,构建覆盖贫困村的经营服务网络。那么,供销合作社如何通过电商扶贫,请看本期《中合图解》。
绘供销合作社电商扶贫蓝图
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发展电商企业129个
系统130个电商示范县中有31个国家级贫困县
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责任意识+争取政策支持+宣传引导+创新投融资渠道+人才队伍建设
在全国层面——
强化全国平台和区域性、专业性平台相互支撑功能,开拓电商扶贫对接渠道,集中面向贫困地区开展服务。
在县域层面——
发挥贫困地区供销合作社电商主体作用,构建供销合作社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体系,引领产业扶贫发展质量。
在乡村层面——
加快建设改造一批电子商务实体终端,打通电商扶贫最后一公里,打造“全方位、一站式”网上便民综合服务中心。
案例
江西
安远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以总社电子商务示范县为依托,组建了电子商务协会,建设了创业孵化区、产品展示区,逐步发展成为赣州地区规模最大、运行最规范、最为专业的创业孵化园区之一。
当前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商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赣南脐橙等农特产品品质优良、声名远扬,电商扶贫在促进农产品流通方面见效快,优势明显,要继续加快电商平台建设,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切实发挥好供销电子商务在扶贫开发方面的作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 王 侠
电商扶贫:让贫困家庭收入提高
将今天互联网时代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作用于帮扶对象,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改进扶贫开发绩效的理念与实践。
主要手段
发展贫困地区的电子商务。
根本目标
提高贫困家庭的实际收入。
本质属性
让贫困地区对接电商大市场。
产业依托
不局限于优势农业或者现有的工业或实体商贸,还可以是由具体项目带动发展起来的新生产业。
优势
可以让贫困户购买到价格更低的生产生活资料。
实施方式
包括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平台建设、物流体系构建、电商人才培训、融资补贴等诸多措施,只要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的电商发展的措施,都可纳入电商扶贫的工作范畴内。
扶贫主体
可以包括政府部门、电商平台企业、中小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社会扶贫机构等各种社会力量。
作用对象
不仅仅限定于贫困家庭,也可以直接资助企业、致富带头人等,通过其在贫困地区发展电子商务来帮助贫困户脱贫。
电商扶贫:更突出减贫效果
事实表明,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可以给贫困村民提供创业致富的机会,也可以给大部分贫困村民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甚至可以让身患残疾的贫困者有机会创业就业。
小编说:
电商扶贫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以效果为导向,为偏远闭塞的贫困村打开市场大门,给贫困村民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以销量等市场反馈信息为根本判断标准。正因为如此,电商扶贫不仅能够扶贫,而且其以市场和效果为导向的特质,更契合扶贫开发的根本出发点,更有利于精准扶贫战略的真正落实。
电商扶贫:难点及建议
不利因素
交通及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
产业基础薄弱
市场化程度低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物流配送成本过高
产品缺乏规范标准
电商人才短缺
政策建议
政策层面
制定完善电商扶贫的相关政策,加快中央各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制定落实更为细化的电商扶贫实施方案。
领导层面
设立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专门机构,赋予其充分协调调动各方力量的权力,安排各级专职负责人,负责落实各项具体措施。
实施层面
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引导构建并完善软件基础设施;搭建便利的金融贷款通道,夯实资金基础;加强本地人才培训,积极引进外来人才;探索创新电商扶贫方式,加大宣传推广成功经验。
监管考核层面
加快构建与责任人事权相适应的、以扶贫效果为根本的考核标准体系,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电商扶贫不走样不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