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5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 吉林农信实践(下)


 

吉林农信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

    当前经济问题的核心是供给结构无法匹配需求结构的变动。吉林农信要实现新常态下的稳健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供给侧改革,从供给入手,调整信贷结构,优化信贷供给,在加快自身商业模式升级的同时,以高质量产品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充分发挥地方性金融机构的优势和责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肩负起新一轮转型发展使命,为吉林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坚守两大市场,补齐供给侧改革短板。一是坚守“三农”市场。要全力支持精准扶贫,加速普惠金融布局。加大对全省教育、民生、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短板的金融支持, 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地方公益事业,将金融资源向东部和西部贫困地区倾斜,积极支持贫困地区人口脱贫致富,助推省内8个国家级贫困县尽快脱贫。要创新扶贫手段,为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提供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添动力。要在土地经营权贷款、直补资金担保贷款、粮食收储资金代理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农村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集体建设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农村产权抵押价值认定、抵押登记及贷款抵押物处理,健全融资风险补偿机制,逐步解决农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要为百姓提供目前短缺的特色化产品和服务,根据地区差异、农民需求,创新农村特色信用卡等金融支付产品,设计推出有针对性的电子银行产品,满足农民的理财需求。要加强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让农民享受和市民一样的金融服务。二是坚守小微市场。要打造“战略引领,跨界共赢”的小微金融生态圈,以互联网为依托,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审批和放款效率,助力破解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痼疾。要积极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弥补薄弱环节的服务短板,做实无形资产质押、仓单质押、保单质押、循环贷款等新产品,切实满足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

    推动三大变革,顺应供给侧改革趋势。农村金融要实现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先推动自身经营管理的变革,以适应供给侧改革的需要。一是推动经营模式变革,确保产品服务“有效供给”。要加快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向“一站式、全周期、跨行业、线上线下互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转变,向财务顾问、资产管理、资本运作等综合金融业务发展,构建轻资产、轻渠道经营模式,为客户提供更加多元、个性、低资本消耗的服务模式。要注重客户体验和同业竞争,提高综合经营能力,延伸金融产业链,为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减少通道环节,提升资源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要鼓励发展创新型金融,通过新技术降低服务门槛和融资成本,满足客户需求。二是推动业务结构变革,大力拓展多元收入渠道。要坚持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并举,以业务结构的优化带动盈利模式的多元化,适应资产引导负债的大趋势,拓展延伸融资顾问服务、债券承分销、私人银行、财富管理、支付结算等业务,做大做强银行卡、代理收付、代理保险等传统中间业务,实现规模效益的跨越与提升。三是推动平台建设变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要在发挥省联社“八大平台”协调服务职能作用的同时,积极探索搭建全省资产证券化交易平台、农商行股权交易平台和理财产品交易平台,抓住吉林省农村金融改革试验的契机,进一步丰富对社会投融资需求的有效供给,盘活存量资产,解决各行社单打独斗形成的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对发展较快农商行要继续下放选人用人等权限,鼓励人力资源创新,深入推进“千人工程”建设,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带动本土人才成长,着力解决人员结构不优、专业不专、人力成本过高等问题。

    聚焦四轮驱动,增强供给侧改革活力。一是资本驱动,借力多层次资本市场。要积极推动期货、证券、保险、信托下乡,增强农村资本市场的丰富性和多元性。探索投贷联动试点,引导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重塑资产负债管理,提升全资产经营能力。要加强农商行资本管理,加快挂牌上市步伐,争取混业经营。二是业务驱动,加强新兴业务开展。要与各级政府、相关同业机构、证券、基金、资产、保险等公司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为新兴业务发展搭建有效平台,并通过合作,为金融需求多的高净值客户,提供全流程、订制化、高附加值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实现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金融市场的统筹管理和集约经营,推动信贷类资产、投资类资产多元发展。要加快向私人银行业务转型,发挥轻资产、回报稳定、风险资产占用低等优势,持续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三是资源驱动,减轻企业融资负担。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增强金融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能力,积极借助政府担保补贴、转贷应急等配套政策,对满足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优惠利率,有效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要进一步增强金融要素市场交易信息整合功能,简化交易程序,科学合理定价,为企业融资松绑。要完善企业市场化资本补充机制,为不同阶段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四是改革驱动,引入民营资本参与改革。要以高风险社改制为契机,调动起民营资本和上市公司参与投资的热情,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塑造全新的金融格局。鼓励高风险社开门招商、开放引资、开拓创新,积极引进有投资实力、金融资源和专业团队的战略投资者,参与县联社改制重组,推进农商行股权优化,壮大发展规模,提升发展活力,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吸引更丰富的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要引入更多农村金融供给主体,支持符合条件的农商行组建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强化外部合作,探索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落实好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增加农村金融的有效供给。

    落实五大任务,提升金融供给服务效率。围绕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五大发展”的金融需求,要全面提升金融支持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的能力和效率。一要加快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居民生活服务、创业群体、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和消费金融,深挖各类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创新推出“循环贷”,“缴税贷”,“互联贷”等新型信贷产品,推进“互联网+电商+信贷”模式的构建。要全力推进“六大金融”,支持“五大发展”,支持“三农”、小微发展,积极拓展农民创业创新和农村消费市场,加大支持绿色、生态、高附加值产业力度,以土地等农民财产权为核心,维护好新兴农村经营客户群,牢牢占领“三农”“小微”主阵地。要改善信贷结构,提供高适配性的金融服务,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确保投资有效性与精准性的提高。二要加快支持实体企业转型脱困。要严格产业准入标准,降低对“两高一剩”和“僵尸企业”贷款比重,在坚持有进有出、有增有减、有保有压、支持过剩产业兼并重组的同时,疏堵结合,支持企业通过提质增效、战略合作走出去,输出优势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针对经济下行期实际,研究探索新的客户关系维护体系,对面临困境的小微企业、“三农”新型经营主体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与企业共渡难关。三要加快服务重心向综合化转变。要把握产业融合、技术升级的大趋势,在服务手段上,真正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多功能银行、交易型银行,实现资金链与产业链、交易链深度融合,向综合化、全流程、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技术支撑上,要探索搭建专业协同、高效联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平台,构建全周期、全天候、全景式的智慧金融模式。在商业模式上,要创新探索投贷联动、债股联动等新模式,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为充沛的金融活水,开辟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四要加快省联社体制机制改革。要积极推动省联社改革,建立规范的股权关系和法人治理机制,通过省联社改革统筹全省农村信用社资源,推动农商银行向集团化、集群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致力于打造信贷与信托相结合、融资与融智相结合、商行与投行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资源配置相结合、专业化管理与连锁化运营相结合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提供商。五要加快“库存”压降。要大力支持房地产企业去库存,加强住房金融服务,强化与政府部门、房地产企业的信息沟通,一方面要审慎把控房地产企业信贷投放,另一方面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居民住房金融需求,加大金融支持“去库存”力度。同时,不良贷款农村信用社最大的“库存”,要大力压降不良贷款,提升非生息资金占比,通过政府支持、债权重组、领导包保等多重方式,活化不良资产,释放资金活力。

    严守六道底线,加强供给侧改革风险保障。要认真分析三期叠加新常态下的金融风险,准确地识别、预判、化解风险,衔接好供给侧和需求侧,守住底线思维。一要强化监督指导,严防制度风险。要从制度建设入手,组织省县两级专业条线认真梳理规章制度,及时收集基层业务诉求和风险防范建议,动态调整制度、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要建立多维度、全方位的监管机制,尝试设立风险总监制度,并在省联社各专业部门设立风险管理服务岗位,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风险报告制度,出台年度风险防控化解工作要点,提高制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二要强化培训检查,严防业务风险。要加强对县级行社的业务培训,提高对新业务的风险识别能力。严格遵守审慎监管要求,依法合规开展各项业务,完善相关配套机制,建立严密的风控体系。要加强对同业、票据、投行、理财、资管等业务的风险排查,切实防控业务风险。三要强化资金管理,严防流动性风险。要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提高流动性风险管控能力。要在任何时点都要保证充足备付,加强利率监测,严防流动性风险。探索建立风险处置基金,强化系统互帮互助,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四要强化舆情监测,严防声誉风险。要完善案件风险预警机制,抓好警示和案件防控教育,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管控。健全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声誉风险预警,建立舆情监测平台,密切联系党委政府、宣传、公安以及新闻媒体,有效监测和处置系统内各类负面舆情。健全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合理解决金融违法案件,防止风险蔓延。五是强化信贷管理,严防信贷投向风险。加强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对存量房地产贷款要加强监测,对存在风险的贷款要追加担保物或其他强化担保措施,避免硬性收贷、强行抽贷;除支持有刚性需求的住宅项目和大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优质项目外,要对新增房地产及直接相关行业贷款审慎投放。对水泥、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及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要实行名单制管理,加强行业风险监测预警。要密切关注大额贷款风险,防范外部风险传染。要引导全省农信社规范各种融资方式。六是强化IT系统管理,严防科技风险。要对IT业务系统进行实时检测和监控,及时维护系统故障,加快科技系统升级,确保科技支撑作用的充分发挥。要防范科技外包风险,保障信息安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