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在县以下直接面向农民的综合性经营服务组织,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基层薄弱成为制约供销合作社发展的“短板”。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文件)下发以来,系统上下齐心协力,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基层社改造,正在逐步把基层社办成规范的、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合作经济组织。
基层社提质扩面成效明显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在综合改革过程中,考虑到各地发展的不平衡及情况的差异,在基层社改造中,采取了因社制宜、分类改造,过渡性的路径设计,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通过重组、改造、新建和帮扶等途径,做强一批、新建一批、振兴一批基层社,2015年新增基层社114家,经营服务覆盖70%的乡村;河南省社对1877个基层社进行功能提升,对55个空壳社实施“有场地、有人员、有网点”的“三有”改造工程,基层组织实现乡镇全覆盖;四川省社通过中心社开办分社、社有企业投资等方式,推动基层社恢复重建,2015年新建、改造基层社1676个;江苏等8个省份实现乡镇全覆盖;河北等6个省份实现乡镇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六届二次理事会议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新建基层社2796个,总数达到2.8万个,覆盖85%的乡镇。
基层经营阵地加快恢复的同时,系统各地从发展实际和农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出发,坚持把基层社办成综合性合作社,拓展服务范围,增加服务供给,服务领域已拓展到农民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青海共和县恰卜恰镇供销合作社开展了家政物业、法律援助、综合维修等23项服务,让当地农牧民就近享受到便捷实惠的贴心服务;福建省社发展社区综合维修服务中心72处,实现了县级社全覆盖。
2015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新发展综合服务社2.4万家,总数达到36.1万家,覆盖60%的行政村,县及县以下销售额占到全系统的70%以上。综合性服务社在经济实力、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其独特优势,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实现农民增收与基层社发展的双赢。
这一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组织提质扩面取得明显成效。
农民合作社与基层社同步发展
从现实看,仅靠改造基层社来夯实供销合作社组织和经营基础,还远远不够,系统各地开放办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依托供销合作社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着力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目前,全省已经完成7个试点县的“三位一体”农合联组建工作,涵盖区域内多数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服务组织、涉农企事业单位,夯实和扩大了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组织基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积极领办公共管理合作社,为农民提供生产生活、文化娱乐、婚丧嫁娶等公益服务,协助村民小组履行村寨保洁护绿、乡村道路和水电气网设施维护等公共管理职能,提升了农村社会治理水平。
通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供销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同时,更好地履行了为农服务宗旨;又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和服务,充分体现供销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
2015年,全系统组织农民兴办的各类专业合作社达到147297个,比上年增加32971个;入社农户1405.8万户。
这一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数量明显增加、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合作组织属性贯穿始终
坚持合作经济组织的本质属性是供销合作社的办社宗旨、办社方向决定的,也是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的特点,供销合作社无论怎样改革与发展,都不能动摇对这一本质属性的坚持。基层社作为供销合作社的基础,是直接体现供销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最基本的环节,最有条件坚持合作制原则。一年来,系统各地在基层社改革中,按照合作制要求,推动多种形式的联合合作,不断强化与农民在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结,努力实现基层社以农民社员为主体。
山东省莒南县供销合作社实施以“基层社+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的“党建带社建、社村共建”工作,积极推动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体系向田间地头,组织体系向村级“两个延伸”。“社村共建”强调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按照“产权明晰、责权利统一”的原则,针对共建项目的不同特点,探索出租赁合作、股份合作、加盟合作3种利益联结模式。同时,拓宽基层社负责人选任渠道,鼓励村“两委”负责人、农村能人等入社参选。截至2015年底,莒南县社累计组织实施“社村共建”项目401个,实现全县农村社区全覆盖;实现交流任职57人;年助力增加村集体收入1700多万元,带动农民年增收1.3亿元;供销合作社新增网点210个,新增利润320多万元;河北省供销合作社内丘县金店镇供销合作社作为发起人,成立了新农村综合发展合作协会,入会农户达到1541户,入会率达到了6个试点村总农户数的82.98%。“新农协”按照合作制原则,完善治理结构,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541户入会农户推选出的60位农民代表投票选举出了理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干事,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提高农民社员在经营管理事务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这一年,基层社的综合改革切实做到了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
《决定》下发一年来,全系统按照文件对基层社改革的要求,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多种途径推进基层组织振兴发展,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与水平,确保了改革大局顺利推进,供销合作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