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记事起就对广播有着特殊的感情。老家住在苏北农村,儿时在乡下没有什么可娱乐的东西,没有电视,或许就是两月一次的露天电影,还有的就是村里的广播,是唯一娱乐的东西。
村里的广播作用很多。通知收缴费用,传达会议通知,甚至有时哪家牛、羊走丢了,也会到广播里喊几声,偶尔也会播放一些歌曲,或是老歌,或是时下流行的歌曲。歌声似哨子,令我驻足。是的,是认真地驻足。我生怕错过什么,侧耳倾听。那真是美妙的感受,广播里输出圆润的声音。那些声音如同春天的水在大地上流过,妙不可言。
我喜欢听歌。广播一般在中午播放歌曲,有时是电影里流行的歌曲。大多的时候,总是播放一些通俗喜庆的老歌,农村人喜欢步步高升、恭喜发财之类的喜庆歌曲,特别是过年的时候,更是讲究这些,所以广播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播放这一类的歌曲。无论怎样,有歌听是一件极其享受的事情,所以每次我都认真地听,听到喜欢的歌更是惊喜。同样,村里和我一样喜欢听歌的人,每到中午都会聚到村里这棵最大的老柳树下,广播就挂在柳树上,大家听得更清晰、更真切。
邻居张爷爷喜欢听戏。每当中午快到十二点时,他都会搬条凳子坐在柳树下,认真听广播里传来的戏曲声。他竖着耳朵,眼睛微闭,异常认真。有几次,我路过他跟前,想跟他打招呼。但他摆手示意,意思是让我先听完戏曲。戏曲播放的是《皮秀英四告》《秦香莲》《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等,每每这个时候树下坐满了人,都是村里上了年纪的,喜欢听戏剧的爷爷、奶奶。他们不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就喜欢聚在这里,认认真真地听戏,惟恐错过一个字听不到完整的了。
记得夏夜,晒场上听广播是最热闹的场景。大家都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漱完毕,家家户户都搬上凳子、小凉床,饭后一家人都在晒场上乘凉,不知谁在晒场上接了个小广播,比村里老柳树上的广播小得多,但声音听上去却一样的清晰,大鼓琴书《杨家将》《呼家将》《狸猫换太子》《包青天》等等,这些千古流传戏剧名曲,伴随着夏夜的蛙鸣,而那声音,如金属器皿发出声音一样,金光灿烂,亮闪闪的一片,犹如强心剂一般,令大家精神焕发,沉醉在故事里,为故事里的主人公,掬一把清泪。
那些年,我是听着广播,在大鼓琴书声中长大。离开了乡村好多年,乡村里的那些事情已渐行渐远。而此刻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坐在电脑前,电脑里播放着我小时候常听的那些老歌,而我再也寻不见听广播里的心情,那些天籁之音,已一去不复返,只留下一片灿烂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