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迎玉专业合作社社员马六平为资金的事情发了愁,眼看今年葡萄销售将形势大好,自己的葡萄园急需再种植一批葡萄,可囊中羞涩,无法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江苏句容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即刻启动了扶贫帮扶计划,对马六平提供阳光信贷授信服务,为其提供了10万元信贷支持。
马六平高兴地告诉记者:“句容农商银行的这10万元贷款真是‘及时雨’,我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为资金犯愁了!”
近年来,句容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实施“精准+创新”的扶贫政策,探索出一条金融扶贫的有效路径。
精准——变“漫灌”为“滴灌”
句容农商银行董事长陈洪生告诉记者,金融扶贫首要的任务是精准扶贫,就是确定扶贫对象,解决“帮扶谁”“扶什么”的问题,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为此,句容农商银行把扶贫对象和扶贫项目的精准作为金融扶贫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实行“有的放矢”。
要做到“有的放矢”,扶贫对象要精准。句容农商银行明确要求扶贫对象在建档立卡名册范围内发放扶贫贷款。该行从句容市扶贫办获得《贫困农户建档立卡名册》后,将贫困户信息录入计算机进行锁定,发放时严格审查扶贫贷款对象。
同时,该行还与财政局、扶贫办开展全市贫困农户摸底排查,按照不同贫困等级,确定相对应的信贷贫困帮扶力度,为全市贫困农户提供信贷支持。
记者了解到,句容农商银行为需要办理养老保险的被征地贫困户发放农民生活保障贷款,解决贫困户养老保障。对经确定且符合贷款条件的申请人,该行将在贷款期限、利率、担保方式等方面给予优惠。
截至4月末,该行发放农村生活保障贷款25户,余额75万元。
“有的放矢”还意味着扶贫项目要精准。在扶贫攻略上,句容农商银行把产业扶贫放在突出位置,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帮助贫困区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该行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产业扶贫贷款试点,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的规模确定贷款基本额度,对相关产业,如草莓产业、葡萄产业等发放扶贫贴息贷款。
除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外,该行还积极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汪厚俊,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大学生村官,2013年在天王镇戴庄村承包了200亩土地,创立了句容市俊实苗木种植场,种植“有机越光大米”、“有机水蜜桃”、草莓、紫心山芋等新型农业品种。同时搭配养草鸡、猪等家畜,一起带动当地农户发家致富,投产第二年就实现经营收入80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
汪厚俊说:“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句容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在我种植场成立伊始,句容农商银行就主动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0万元,为我成功创业保驾护航。”
创新——“金融扶贫”与“阳光信贷”相融合
陈洪生向记者表示,“阳光信贷”作为句容农商银行近些年开展的系统性工程,旨在通过3-5年的走访、建档,为全市个体工商户、种养殖户、普通农户开展全面授信,不断放大农商银行快速、便捷的金融支持功能,将普惠金融服务送进全市千家万户。
截至4月末,该行通过阳光信贷累计建档户数达31314户,授信户数16836户,授信金额38.88亿元,用信金额27.31亿元。
在此基础上,句容农商银行积极探寻阳光信贷与金融扶贫的结合点,将“找重点”“低门槛”作为重要抓手,有序推进金融扶贫各项工作开展。
一方面,该行将增户扩面作为检验阳光信贷走访成效的重要标准,将全市种养殖大户作为营销重点,整理全市种养殖户名单,进行名单式走访,努力为全市所有该类客户进行授信。
同时该行在整理出来的名单中,按照市农委《贷款备选农户名册》中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深层次筛选;对符合相关贷款条件的贫困客户,要求该行各营业网点自主审查、快速发放,做到扶贫贷款“不过夜”。
另一方面,为解决全市农户以及小微企业主担保难问题,该行对小额贷款保证措施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对5万元以下的阳光信贷客户一律发放信用贷款;对5万元至10万元贷款,信用良好者,同样发放信用贷款。
针对符合条件的贫困客户,该行统一执行人行基准利率,不进行上浮;对按期归还贷款的贫困客户,该行主动联系政府相关部门,使其享受50%贴息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