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缘聚白沙溪 探秘黑茶源
——2016钧泽源首批茶友观摩团赴白沙溪交流指导散记
张 雷

茶友们一起喝擂茶。
大家合影留念。

    闻着一路清新的茶香,伴着涛涛资水声,领略着伟岸绵延的雪峰山脉,4月27日至29日,由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永利昌公司联合举办的“缘聚白沙溪 探秘黑茶源”之旅活动成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爱茶人士来到白沙溪,做客中国黑茶之乡。

    走茶马古道

    体验茶乡风情

    4月27日一早,太阳刚刚升起,沿着幽幽资江岸,汽车爬过崎岖蜿蜒的山路,长长的队伍来到了贺氏宗祠,走在了洞市老街的青石板上。洞市是茶马古道上马帮运输的重要起点,曾是安化到新化的必经要道,昔日商铺集聚,民房层叠,好不热闹。走过这段青石板街,聆听昔日茶路上婉转悠扬的马铃声,感受曾经茶市里的热闹繁华。

    到了安化,当然少不了打擂茶,喝擂茶。看,咱们白沙溪茶友自己亲手打擂茶。出过一身汗,喝上一碗滋甜爽口的擂茶,个个脸上挂满了笑容,洋溢着幸福。

    紧接着来到了略显沧桑的风雨廊桥永锡桥,走在桥上,一阵清风拂面而来,“天余缺憾人能补,神着先鞭石不顽;好是津梁通两岸,行人到此尽欢颜。”伴随白沙溪导游的讲解,领略着这巧夺天工的桥体建筑技艺,茶友们对安化前人智慧均声声称赞不绝。

    参观了黄沙坪镇上的中国黑茶博物馆,来到了素有“长宝一洞天”之称的龙泉洞。走在鬼斧神工的洞内,来自东莞的爱茶人张总说道,“好山好水出好茶,安化真乃人杰地灵。”

    观钧泽源基地

    体验安化黑茶新的文化

    4月28日清晨,太阳正从江面上缓缓升起,参观完清代两江总督陶澍陵园后,来到了白沙溪钧泽源有机茶园基地,屹立山头,真可谓绿意盎然飘香茶园,五颜六色缀满钧泽源。

    钧泽源基地是1920年安化褒嘉冲茶场百年老茶树的生命延续,是清代两朝重臣两江总督陶澍先生、民国湖南教育五老之一彭国钧先生及其子——中国黑茶理论先导彭先泽先生的故乡,蕴含着历代茶业先贤对安化黑茶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追求,其历史文化独特而厚重,传承意义重大而深远,是钧泽源茶园独特的文化标签。

    钧泽源基地是公司2013年自主建设的有机生态茶园,采用优质的云台大叶种栽种,其所产茶叶内含物丰富,甘甜爽口。

    经过跋涉,茶友们来到了仰天坪,眺眼望去对岸就是公司茶文化产业园,西岸松立着千两茶王景观塔。茶友们纷纷面带笑容同茶树合影,有细心的茶人还特意向基地负责人讨要了几株茶苗,说“把它摆在店门口,就是我们最好的迎宾”。

    观茶文化博物馆

    品饮钧泽源茶

    走进白沙溪茶文化博物馆,一位来自1939年的朋友正朝您走来。馆内陈列着白沙溪人77年风雨历程中的辛勤智慧与劳动结晶。来访白沙溪的各位茶友对此也并不陌生,早在总经理刘新安和副总经理肖益平的口中听过这些白沙溪的故事。并同身旁的导游说道:“哎,不错,这款老茶咱家也有。”

    茶友团一行参观完公司自动化生产线及厂区风貌后,沿着沿江风光带来到了白沙溪黑茶文化体验中心品饮钧泽源茶。

    在4楼大会议室,开始了“全国爱茶人士茶话座谈会”。会上,刘新安总经理因连着几天的过度工作和接待任务,带着嘶哑的嗓音对各位茶友表示了衷心感谢,并诚挚欢迎大家常回家来看看。接着肖益平副总经理介绍了钧泽源将真正开启从茶园到茶杯全程产品质量可追溯实体化运作模式,打造绿色环保高品质黑茶产品,更好地满足广大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

    刘新安总经理和肖益平副总经理围绕白沙溪黑茶的原料、加工工艺、口感功效等问题同各位爱茶人士进行了长达1个小时的交流探讨。并一一为茶友们解答各种疑惑。

    对白沙溪传承、创新、

    发展更树信心

    傍晚,钧泽源茶园基地旁已生起篝火,欢声笑语,宾客满座。肖益平副总经理宣布篝火晚会开始后,白沙溪茶仙子们正翘步走上舞台,带来歌舞《欢乐茶乡》,山歌响彻山谷,舞姿婉转在山崖水畔间。舞篝火,畅开怀,随着悠扬迭起的山歌声在山谷间回荡徘徊,茶友们迈着乐点在篝火旁载歌载舞,开怀畅饮,欢声笑语响彻山谷。

    白沙溪杠爷们表演的《千两之光》可谓山河撼动,擎天震地,最后晚会在歌舞《我爱白沙溪》后完美落幕。

    “缘聚白沙溪 探秘黑茶源”,山崖水畔间,闻着梅山大地的茶香,走在幽静的青石板上,背倚雪峰山脉,伫立涛涛资水岸,舀一瓢山泉水,泡上一壶地道白沙溪黑茶,欢迎你们常回家来看看,我来告诉你们关于白沙溪的故事,倾听你们的茶人茶事。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