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位于江苏省的西部,素有“两亩耕地,一亩水面一亩滩”之称,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县。然而,就是在这片被称为“都梁”的古老土地上,江苏盱眙农村商业银行演绎了贷款增长的“盱眙速度”。2013年至2015年底,盱眙农商银行实体经济贷款余额从28.2亿元增长至63.4亿元,增幅达125%;累计发放农业贷款、中小微企业贷款分别达到182.7亿元和132.3亿元,占辖内银行机构的87%、63%,成为加快推进地方“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的新引擎。
情系“三农” 打造“民生银行”
农商银行根固于农,业本于农。
在盱眙农商银行董事长陈雷看来,“三农”是地方农商银行的根据地和主战场,深耕“三农”市场是盱眙农商银行的最重要抓手。
为扩大普惠信贷覆盖面,该行从缓解农民贷款难入手,对10万元以下(含)农户贷款一律采取信用方式发放,并做到“三优先、两优惠”:需求优先调查、计划优先安排、贷款优先发放。对特色农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贷款,盱眙农商银行实行现行利率下浮10%的优惠;同时,大力支持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济主体经营发展,并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适时提高授信额度,放宽贷款期限。
盱眙农商银行行长吕彬向记者介绍道,该行还针对农业种养大户创新农村新型信贷担保机制。该行在维桥乡试点,以各村支书记和部分乡直单位负责人个人出资的形式,筹集启动资金,成立“三农”服务协会,为“三农”类贷款在借款人和农商银行之间搭桥。
吕彬解释说,上述担保方式放贷用时短、贷款获得率高、支农成效显著,有效缓解了“三农”类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盱眙合星果疏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朱颖承包了600亩土地,实行水稻套养龙虾。她告诉记者,她去年就是通过“三农”服务协会为其担保,获得了20万元贷款,当年投入,当年就获益100多万元。
在境内14家金融机构竞争激烈的态势下,盱眙农商银行除了巩固已有的“三农”市场外,并主动作为,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为满足新农村建设多元化信贷资金需求,盱眙农商银行以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四化同步”发展为契机,大力支持农民集中区建房、农民进城购房等,助推城镇化建设步伐;着力支持青年创业信用示范户、城乡居民创业贷款、妇女及大学生创业贷款,营造全民创业兴业的浓烈氛围;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大力支持下岗再就业贷款、棚户区改造农户购房、扶贫贷款等,有效满足了社会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及消费资金需求。
截至3月20日,该行累计发放农民建房购房贷款4.3亿元、各类创业贷款1.6亿元、下岗再就业及棚户区改造等贷款2.1亿元,累计代发农民各类补贴资金4562.3万元。
专注小微 单设“信贷工厂”
在创新服务“三农”的同时,盱眙农商银行在“小微”的信贷支持上可谓匠心独运。
记者了解到,该行单设“信贷工厂”,配备12名信贷人员,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全面推行“一站式、流水线”的标准化流程,引入小微企业信用评分卡系统,提高服务效率。
该行还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了“散、短、优、新、实”五字方针:以实施小微客户增量扩面工程提高覆盖面“做散”,防止行业集中度风险;适应小微企业经营周期和流程简化“做短”,做到低风险短流程;选择优势行业小企业“做优”,加大对城乡各类农贸市场及建材市场、农产品养殖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特色行业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不断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新”即创新贷款品种,为其量身设计对接需求的系列信贷产品,实行捆绑贷款模式,着力破解担保难题;“实”即立足实体经济,按照“三个不低于”目标,实行单列信贷计划、单独对接需求、单独专项考核、单独“三查“模板,做“实”拓展小微企业服务市场。
与此同时,该行在信贷计划安排上实施倾斜政策,根据小微企业信誉度和贡献率,实行差别定价,做到“一企一策,一笔一价”,大幅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此外,该行还充分发挥网点多、功能全、覆盖广的渠道优势,在全县各营业网点单设小微企业服务专门窗口,拓宽小微企业业务营销服务渠道,进一步提升服务小微企业客户的能力和水平。
丰富载体 打通“绿色通道”
盱眙农商银行在支农支小上不仅有方向、有举措,而且不断丰富载体,打通渠道建设。
吕彬告诉记者,盱眙农商银行在为客户打造方便、快捷服务上实行多管齐下。
该行以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为载体,不断推进广覆盖、多层次金融服务。截至目前,该行共布放POS机850台、存取款一体机86台、ATM机108台、助农取款快付通318台,电子银行业务离柜率达66.1%,现已形成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种类齐全、覆盖面广、纵横交错的电子金融服务网络。
其次,该行以纵深推进“阳光信贷”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提升贷款透明度和服务效率,在256个行政村居布放“阳光信贷”宣传牌,不仅将贷款对象、条件、利率、期限、流程、额度等向社会公开,而且将信贷人员姓名、服务村居、承诺服务、联系电话、监督举报电话等向社会公开。
同时,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62名,在总行安排落实专门人员负责举报受理、调查核实、信息反馈等相关工作,有效监督违规放贷行为,真正建立起公开透明,规范高效,风险可控的支农“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