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十三五” 中国农业之路怎么走
2016中国农业发展论坛日前在京举行

    4月17日,2016中国农业发展论坛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十三五’与中国农业发展”,围绕“十三五”规划下的中国农业发展,设立“农业供给侧改革怎么改”、“中国农业落子海外市场”、“中国农业金融困境与破局”、“中国农业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四个分论坛,现场就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国农业走出去、农业金融、“互联网+农业”等问题与众多农业领军人物沟通、探讨。我们特摘录部分观点与广大读者分享。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 

    玉米改革“伤筋动骨”  补贴方案仍在研究

    4月17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现身2016中国农业发展论坛。他表示,去年的改革只是一个前奏、做了一个铺垫,意味着今年一定要有更大的变动。

    去年秋收时节,玉米价格的下跌让许多农民的收入受到了影响。今年一号文件上明确提出“适当调减非优势玉米种植”,玉米改革方案备受各方关注。陈锡文表示,顶住进口玉米,改革确实伤筋动骨。他认为, 玉米改革与整个粮食市场是联动的,如何进行价格市场化、如何补贴农民、如何引导玉米种植结构,目前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抵挡进口粮食低价冲击

    “大麦、高粱、DDGS、苜蓿及苜蓿粉,仅仅这类东西我们去年进口就是3800多万吨,这一块很明显地就替代了国内玉米的需求。再加上去年我们进口了473万吨玉米,合在一起去年进口的玉米加上玉米替代品总量是880万吨。”陈锡文坦言。如今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量充斥于国内市场,原因之一来自关税配额制。对于我国来说,关税配额制是对本土粮食和农业的一种保护措施。陈锡文介绍,我国对小麦、稻谷、玉米实行了配额。目前,小麦和稻谷替代产品少,因此出现的问题不多,而玉米的情况则完全不同。

    “科技发展之后,新的配方、新的调整使得部分粮食成为玉米替代品,WTO入世的时候没有人想到这件事。”陈锡文介绍道,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既然玉米有关税配额保护,那就进口别的替代品,而国内现在进口玉米的配额实际量是达不到的。据陈锡文介绍,目前进口到岸的玉米价格不到8毛钱每斤。国家去年将玉米的临时收储价格统一降低至1元/斤,降低幅度为每斤0.12元左右,降价后很多农民的收入都受到了直接影响。

    对于此番玉米改革的策略,陈锡文说,目标之一就是“需要让饲料企业使用国产的玉米,要逼退进口玉米的价格。如果国内玉米的市场价高于国际价格的话,那国内的仍没有竞争力。”

    “银企关系”至关紧要

    对于现在玉米库存量大、价格高于进口的现状,陈锡文提出,解决方案在于国内的玉米要形成市场价格。“如果要形成玉米的市场价,就得先有市场,得允许其他的主体企业进入玉米市场。”

    陈锡文介绍,粮食收购需要大量资金,国有粮储资金是有保障的,但是其他的主体在银行基本拿不到资金。“无论如何,要是主体企业进不了市场,那么我们价格由市场形成这个想法一定会落空。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解决好粮食收购资金的问题,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关系到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至关紧要的问题。”

    此外,陈锡文认为,玉米改革难度之一在于,库里的玉米超过一年的产量,而新玉米的产量又正在形成,急于去库存的话,新玉米就滞销,又会形成新的库存,处理二者的节奏需要好好把控。

    由于玉米生产过剩的状况仍未有所改观,因此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势在必行。“除了给农民补贴之外,还得让农民有个底,低到什么价的时候政府还要出手,不能让它无限制低下去。兜底价什么水平?补贴能补贴多少?这些都在研究中。”陈锡文说。他同时表示,现在最终补贴方案还没出来。陈锡文强调,将来的补贴是在市场形成价格之上给农民补贴,补完了加上卖的价格肯定低于一块钱,才能起到调节结构的作用。

(岳  琦 赵天宇)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启毅

    抓住产业调整的好时机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胡启毅认为,今年猪肉价格提高,是一个产业调整的最好时机。他认为,过去规模化养殖成本太高,现在要提升整个养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得降低成本。根据一些研究数据,欧洲的猪出栏价是9块钱一公斤,我国是15块,这6块钱就是我们和世界的差距。当出栏成本价降低,养殖技术和养殖品质等能跟美国欧洲的水平接近的话,我们的产业就能得到提升。所以说,这次猪肉价格提高是一次非常好的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转变技术服务等基本功,进而提升产业的重要机会。

    胡启毅同时指出,我国农业方面的人还远远不够,畜产品都在偏远小县的公司,别说博士,硕士、本科就很难找。农业系统如果没有高等人才,没有高的技术创新,农业很难发展起来。而欧美家庭农场的农场主都有较高的教育背景、较好的社会背景。

    胡启毅表示,在目前情况下,他们还是坚持走专业化分工的路径,也就是说把最擅长的部分做到最好。另外就是关于整个产业的疫情问题。随着规模化的提高,疫情是在积聚不是分散。要通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降低这部分风险,从而获得收益。一个公司不可能什么都干,他们把这事做好的话,其实就解决了客户需求端。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广文

    为中国农业金融困境破局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广文表示,目前农业金融发展的困境要从三个方面看。第一个信息困境,特别是大银行不了解你的需求,自然不给你贷款。但是实际上银行业是多样化的,有很多金融机构能解决金融需求问题。第二个是农业领域的企业、农户的抵押要求不符合法律意义上规范,这就需要银行创新。而通常大银行创新不足、小银行创新能力有限。第三个是操作成本,特别是农户小企业分散,单笔贷款成本相对比较高,所以他愿意服务大客户不愿意服务小客户,这是银行操作模式的问题。

    他说,搞农村金融的目的是什么?促进生产,促进农民收入,要把产品通过市场销售出去,要把价值实现,所以我们要进入农业。做农业金融服务要有基本思路,要看结构。各个产业各个领域,比如猪、鸡、牛、羊各个行业领域,要分析一下结构在哪里,从经济学上讲就是说哪些领域是薄弱环节。不要说猪肉涨价了就养猪。金融也是这样的概念,要看到未来可以预见的现金流是不是正常,这种情况下才可能做出放贷的决策。所以说,做农业金融需要有勇气、勇敢、情怀,但做农业、农村金融又不仅仅是情怀,还要了解金融,还要学习。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薛素文

    “农业互联网+”的机遇与挑战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薛素文表示,目前农业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产出效率低下,出现这些情况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是从业者的问题。目前基本上真正的农户经营者都是老人,上世纪50、60年代生人组成目前从事农业的主力军。第二个是生产方式落后,机械化程度不够。还有就是信息不对称、成本很高,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人的成本增加导致农业整个经营成本的增加。

    与此同时,农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网民迅速增长,国家对农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空前重视,国务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电商。此外,大量农民返乡潮为农村电商培养了大量的劳动力。

    薛素文表示,随着农业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将会成为未来主流,农业互联网时代随即而来。同时,农村合作社模式不断发展,催生新的竞争格局。“公司+农户”或者“公司+农场”等模式带动互联网生态发展,带动农村商业机构的不断平台化、组织化,这就需要一个生态圈的概念来共同解决相关问题。他认为,在这个大背景下,整个农业行业正处在改革转型定位的初期,从田间到餐桌正在被重新瓜分,游戏规则正在重新制定,手段包括工具平台都在重新形成,所以正是市场进入的最好时机。如果晚了,连分一杯羹都不可能。

    薛素文指出,现在的互联网企业已经是个体消费互联网企业变成以产业为核心的互联网企业。在一些基于传统产业的公司里头,如果有先进的互联网平台就会更接地气。农业市场空间巨大——农业企业沉淀下来的农户对企业的信任感是互联网企业不可比拟的。

    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龙信思源公司董事长姜春玲

    互联网+农业有很大吸引力

    针对“农业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的问题”,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龙信思源公司董事长姜春玲认为:当金融、制造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已经较为成熟的当下,农业还在讨论互联网、大数据的必要性和挑战,究其原因无非是农业存在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组织分散、从业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等诸多原因,但同时农业又符合“刚需、高频(一日三餐)”的特征。但互联网+农业仍然面临诸多尴尬,其中对互联网人最大的挑战应该是“苦”。这个“苦”体现在产业链长、业态复杂,互联网人对农业的理解难度大;条件相对城市写字楼的环境要恶劣很多;与从业人员沟通时效率相对偏低、时间成本高……

    但广阔的产业提升转型空间还是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农业”的巨大机会,并认为有责任做得更好,推动这一新业态发展。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由编辑根据论坛发言整理)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