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农村物流,不少人能够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物流成本高”。经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物流的难点在于“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即“两个一公里”是农村物流的难点所在,也是农村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主因。如何解决这“两个一公里”问题呢。
多年来,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许多政策举措,流通及物流理论界进行了艰苦探索,物流企业界进行了多方实践,但至今没有看到明确答案和有效途径,也没有成功经验可言。
日前,记者在河南汤阴供销合作社采访,看到他们整合了包括阿里巴巴菜鸟公司及“四通一达”快递公司在内的4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把它们与电商、跨境电商及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进行统一调度和协调对接。其结果是:物流企业间减少了不必要的恶性竞争;物流效率大大提高;物流成本大大降低;物流企业和供需双方三者都满意。供销合作社主导农村第四方物流,为降低农村物流成本、解决“两个一公里”问题作出了很有价值的实践探索,给业界以有益启发。
人们知道,物流由供需双方推动,满足供需双方物流需求的物流企业,一般称为第三方物流;能够统筹调度供需双方业务,并据此协调第三方物流的组织或单位,一般称为第四方物流。汤阴供销合作社之所以能够取得农村“第四方物流”地位,是因为他们拥有本地农村超过八成以上的经营网点和占绝对优势的进货渠道;当他们发展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时,依然紧紧抓住和大力建设培育进货渠道和销售网点。当这些货源渠道和销售终端掌握在手时,也就取得了对农村物流的“话语权”,由此构成了在本地域流通领域的绝对优势。即使那些电商、物流的大鳄前来“打擂”,他们依然有战而胜之的把握。而大多数前来淘金的电商及物流企业,更愿意借助优势,傍大靠强,以合作共赢获取市场利润。由此,供销合作社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机会。供销合作社从来不拒绝双赢的合作。由此看来,强化和升级既有阵地,努力做强做大自己,是取得市场话语权的前提,也是整合市场的基础;既是发展的舞台,也是合作的本钱。
(雾之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