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4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北京市社:“现代农业4.0”新成果亮相国际农博会


 

    本报讯(记者 白京京)4月19日至21日,第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北京市供销合作社以“现代农业4.0”和“高效节水示范果园”为两大主题的现代农业新成果,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寻洽。

    北京市社展厅内的西红柿“生长直播”成为会期亮点之一。在模拟超能温室大棚内,4组长达十余米垂直生长的西红柿藤茎,根部长在椰糠里,打着“精准点滴”。每条藤茎上都结结实实地挂着一串串乒乓球大小的西红柿,从下往上由红变绿,单果果重达35克,平均每平方米年产60公斤,收获期长达8-10个月——这是此次农博会上北京市社公布其打造“现代农业4.0”的最新成果。

    据悉,打造“现代农业4.0”是北京市社提出应用高科技参与农业生产经营的战略计划,通过采用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荷兰种植技术,并结合大数据分析,运用物联网传感器及软件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智慧”生产出安全、高效、健康、绿色的农产品。

    “市社打造‘现代农业4.0’,就是结合城市供销社特点,在为农服务中起到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北京市社合作指导部部长刘甫强告诉记者。为降低农民投资成本及风险,市社还专门打造“融资租赁、合作金融”的新型推广方式,即由北京市社实行先期资金垫付进行建设,农民负担租金即可享受成套产业服务,期间使用市社的技术、种子、服务等,种植出来农产品还可由北京市社保价收购。

    据介绍,北京市社的“现代农业4.0”试点工程已于去年在河南焦作先行建成22000平方米西红柿种植农业示范大棚并顺利产果,近期将在北京大兴、平谷两区新建同类示范大棚并逐步推广。同时,北京市社的高效节水示范果园建设项目也在有序推进,250万株从荷兰、意大利引进的矮化密植苹果苗木将于近日入关,并分别在延庆、平谷进行种植培育,预计丰产期亩产8000斤-10000斤,成为北京市社实践现代农业样板、带动农民致富的又一片天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