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4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欧盟农业委员:欧洲人也担心转基因 必须把好关

□ 吴艳洁

    在人们话题圈里,“转基因”三个字一直都是近年来挥之不去的热点。

    “中国人对转基因产品的敏感,在欧洲也同样存在。”4月16日,欧盟农业与农村发展委员菲尔·霍根(Phil Hogan)在首次访华之旅中如此表示。

    欧盟成员国可以选择拒绝

    审批合格的转基因产品

    一直以来,国内某些平台总是不断爆出“新闻”,称欧盟等一些西方国家对转基因“零容忍”,民众从不吃转基因食品,而霍根则否认了这一传言。

    他表示,所有转基因产品生产或是进口,都必须经过欧盟有关机构的严格的科学把关,“但即便这样,(欧洲)社会依然存在着担忧。”

    “我们正在不断加强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监管力度,保证他们以科学手段为基础处理这一问题。”霍根说,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境内就不存在转基因产品。

    根据欧盟法规规定,转基因作物如果要在欧盟国家大面积种植和上市,就必须经过一系列的严格审批,过程极为漫长。在申请中,转基因公司必须向欧盟食品安全局提供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转基因食品对健康无害。而对于进口转基因的原材料还有牲口,也同样需要在科学审查之后,才授权许可。即便欧盟最终通过了这项审批,欧盟的28个成员国也可以自行选择接纳或者是拒绝。

    “如果科学站得住脚(证明无害),那么我们就支持;如果站不住脚(证明有害),那么我们就驳回。至于欧盟成员国他们可以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这些转基因技术或者是生物技术,纯粹取决于他们的自愿。”

    霍根坦言,他更倾向于让转基因以及生物科学这样的技术顺其自然的发展,因为如果失去了科学技术,农业饲料就会逐渐不足,导致食品价格上涨,最终无法保证全球的粮食安全。

    中国一定会竭尽全力寻找

    任何新科技来保证粮食安全

    事实上,农业创新的脚步虽快,可能还无法跟上全球已愈演愈烈的粮食危机。

    据统计,目前世界人口已经冲破了70亿人大关,到2050年,全球预计将迎来近100亿人。如何满足庞大人口的粮食需求已经不仅仅只是中国这样的国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保证全人类免于饥饿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任务。

    “我认为,中国在用极其有限的可耕地养活庞大的人口方面表现得非常好,如此庞大的国家和人口,不仅要养活他们,还要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同时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这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挑战。”霍根说。

    但他同时指出,中国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水资源问题,比如饮用水以及高质量水资源的供应,而欧盟也在面对着相似的难题。

    一直以来,农业创新都是欧洲的“拿手好戏”,而中国也在近年来大力鼓励农业创新。中国还在最新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中,将农业现代化放在了首要位置。这或许也是今年2月,中国斥资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业科技公司先正达(Syngenta)的重要原因。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报道称,先正达公司董事长戴莫瑞(Michel Demaré)在宣布这一消息时表示:“收购先正达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相吻合,其中一个改革的目标就是依托高新科技拉动农业生产力。”

    霍根也表示,对于中国这样巨大的市场和庞大的人口,保证人民的粮食安全是个太大的挑战,所以中国一定会竭尽全力在全世界寻找任何新的科学技术来应对。

    “我将于今年6月参加在中国杭州举行的G20峰会,非常期待到时和中国的代表团在会上相互分享在科技和政策领域的经验,开展合作,来保证我们的可持续集约化农业能够在未来共同实现世界粮食安全的目标。”

    (摘编自《澎湃新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