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了我的家,你是否想见见我的家人?我的家人其实很简单,讷于言敏于行,累死累活不惜命,高谈论阔难上难。
当今一代往上溯,几乎代代是农民。谋生必种田,那是他们的宿命。除此之外,与纯粹种田的农民相比,他们还多了一门手艺——会做烟花爆竹。
这门手艺大多为家传。因为有危险,不是轻车熟路不敢轻易去冒险,做这一行的不像现在这么多。早先也不像现在商贸大流通,烟花爆竹也没有形成产业,更谈不上专业化规模化,多半是自产自销,方圆不出几十里,小打小闹小收益,靠它养家糊口很难。所以,春暖花开忙插秧,秋后冬闲做爆竹,就是他们早先的基本状态。
当今一代的父辈开始起家发家。得益于改革开放,依赖于传统根基,经过十几二十年的打拼,他们把烟花爆竹做成了名符其实的现代化产业,把完全内销的传统文化弘扬到五大洲四大洋。与此同时,他们自己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腰缠万贯”是小儿科,豪车豪宅只要自己愿意置办,立马就可以把自己置成“土豪”。
这一代是烟花爆竹史上的分水岭、里程碑。
之前是闲业,现在是专业;之前是手艺,现在是工艺;之前是作坊,现在是工厂;之前小、乱、散,现在发展成产业群。一切的一切,经过他们这一代脱胎换骨、凤凰涅槃。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是烟花爆竹发展史上的大功臣。
他们至今依然保持着农民的质朴、泥土的芳香。普通话带着浓厚的乡音,让你难听懂;服饰很少有名牌,闻不到大款的气味;表情包缺一点高富帅的优秀和潇洒;做烟花爆竹是好手,讲中国故事是菜鸟,甚至连自己的故事也结结巴巴讲不好;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但与他们的父辈相比算是有文化了。他们的父辈靠建国之后扫盲识字,他们自己则托新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的福,或多或少拥有小学、初中、高中不等层次的学历。
父辈一代都已年过50了,有的已经交班,有的正在谋划交接班。面对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急流勇退是他们明智的选择。
于是,就有了当今一代。当今一代大多都是子承父业,是标准的富二代。他们站在父辈的肩膀上,起点高、文化高,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他们不像父辈那样从小就做烟花爆竹,没有拉板车、蹬三轮车走村串户叫买叫卖的经历,没有为节省几个食宿费,背包里带着干粮,零下四十多度的凌晨到达目的地不住旅馆、在街头上溜达差点冻死的推销经历。他们是幸福的一代,从小上学,直到大学毕业回来接班,经过三五年短暂的历练和培养,顺利任职CEO。
他们的天空是美丽广阔的。娴熟运用信息化、互联网是他们的拿手好戏,科技文化是他们自由飞翔的翅膀,父辈留下的创业根基,将在他们的手上得以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作为传统文化的烟花爆竹,也将在他们的手上注入更多的新元素而进一步弘扬光大。他们刚刚起飞,将比父辈飞得更高更远。这是他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期待。
(汪松南)